传播学视野下近代太极拳流派的形成--以杨式太极拳为切入点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前言 | 第8-12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与理论方法 | 第11-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太极拳研究 | 第12-16页 |
| ·杨式太极拳研究 | 第16页 |
| ·国内武术流派研究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页 |
| 3 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 ·近代 | 第17-18页 |
| ·式/氏之辨 | 第18页 |
| ·门户、门派与流派 | 第18-20页 |
| 4 讨论与分析 | 第20-40页 |
| ·时代背景:近代“强国强种”语境下的国术太极拳 | 第21-26页 |
| ·近代社会精英对武术的启用 | 第21-23页 |
| ·武术成为改造国民身体的利器 | 第23-24页 |
| ·太极拳在近代国术推广运动中受到瞩目 | 第24-26页 |
| ·小结 | 第26页 |
| ·流派个案:近代杨式太极拳的传播 | 第26-35页 |
| ·面向上层社会:杨式太极拳的萌发 | 第27-28页 |
| ·面向门户弟子:杨式太极拳的传承 | 第28-30页 |
| ·面向社会大众:杨式太极拳的传播 | 第30-35页 |
| ·小结 | 第35页 |
| ·风格差异:太极拳流派拳架的传承与比较 | 第35-40页 |
| ·拳架是太极拳流派技术风格的载体 | 第35-38页 |
| ·太极拳拳架的传承脉络 | 第38-39页 |
| ·太极拳拳架风格差别及成因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0-42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建议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