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视角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认知研究--基于大学生的调查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第20-22页 |
·研究区域 | 第20-21页 |
·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研究创新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3-34页 |
·相关的城市群界定与识别研究 | 第23-28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3-25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5-28页 |
·相关的城市政治经济学研究 | 第28-30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8-29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9-30页 |
·相关的空间认知研究 | 第30-33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30-3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32-33页 |
·研究评述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认知地图分析 | 第34-57页 |
·界定视角与方法 | 第34页 |
·基于手绘心理地图的区域比较 | 第34-45页 |
·整体层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认知地图比较 | 第34-37页 |
·城市层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认知地图比较 | 第37-45页 |
·认知地图的变形分析 | 第45-5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面积偏差系数 | 第46-49页 |
·中心偏差系数 | 第49-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认知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75页 |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第57-59页 |
·数据获取 | 第57页 |
·研究方法 | 第57-59页 |
·问卷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 | 第59-60页 |
·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性别、户口差异比较 | 第59-60页 |
·大学生认知水平的居住地、专业的差异检验 | 第60页 |
·研究结果 | 第60-74页 |
·模型检验 | 第60-61页 |
·长江中游城市群认知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8页 |
·本文结论 | 第75-7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 | 第83-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