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技术后发优势理论与后发优势悖论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方式的争议及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文献综述简评 | 第15页 |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 ·装备制造业 | 第18页 |
| ·全要素生产率 | 第18页 |
| ·技术进步 | 第18-19页 |
| ·技术引进 | 第19页 |
| ·自主创新 | 第19页 |
|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 ·技术适宜性理论 | 第19页 |
| ·技术差距论 | 第19-20页 |
| ·要素禀赋匹配理论 | 第20页 |
| ·产业演进理论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3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路径的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 ·西部装备制造业技术基本现状 | 第22页 |
| ·技术进步路径的归纳 | 第22-23页 |
| ·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 | 第22-23页 |
| ·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 | 第23页 |
|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4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析 | 第26-32页 |
|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方法 | 第26页 |
|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 | 第26-30页 |
|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 ·生产率指标测算与分析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5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主要路径的实证分析 | 第32-36页 |
|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32-33页 |
| ·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第33页 |
| ·模型拟合的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6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主要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2页 |
|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6-37页 |
| ·模型的构建与实证测算 | 第37-39页 |
| ·行业特征对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 ·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2-45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政策建议 | 第43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