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引言 | 第10页 |
·汉语名词语义构词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汉语语义构词相关研究分析 | 第10-11页 |
·语义构词研究与信息处理相结合 | 第11-12页 |
·汉语名词语义构词相关研究分析 | 第12页 |
·前人关于名词语义构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对象 | 第13-15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生成词库理论简介 | 第15-18页 |
·无向词语中的转指现象 | 第18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同义类语素双音合成名词中的同类规则 | 第20-26页 |
·A+A 类词语的同类规则 | 第20-21页 |
·B+B 类词语的同类规则 | 第21-24页 |
·C+C 类词语的同类规则 | 第24页 |
·D+D 类词语的同类规则 | 第24-26页 |
第3章 同义类语素双音合成名词中无向词语的语义变化分析 | 第26-47页 |
·前项、后项转喻(包含整体转喻) | 第26-35页 |
·构成角色相关 | 第26-27页 |
·直接形式角色相关 | 第27-28页 |
·功用角色相关 | 第28-29页 |
·施成角色相关 | 第29-30页 |
·规约化属性相关 | 第30-33页 |
·常规活动属性相关 | 第30页 |
·直接特点属性相关 | 第30-32页 |
·直接时间属性相关 | 第32页 |
·直接空间属性相关 | 第32页 |
·依附物属性相关 | 第32-33页 |
·单位角色相关 | 第33页 |
·交叉角色相关 | 第33-35页 |
·直接功用、构成(两个角色相交叉,下同) | 第34页 |
·规约化属性、构成 | 第34页 |
·规约化属性、直接形式 | 第34页 |
·规约化属性、构成 | 第34-35页 |
·前项、后项隐喻(包含整体隐喻) | 第35-38页 |
·构成角色的相似性 | 第35页 |
·间接形式角色的相似性 | 第35-36页 |
·间接功用角色的相似性 | 第36页 |
·间接施成角色的相似性 | 第36页 |
·规约化属性的相似性 | 第36-38页 |
·常规活动属性的相似性 | 第36-37页 |
·间接特点属性的相似性 | 第37-38页 |
·间接空间属性的相似性 | 第38页 |
·前项转喻、后项隐喻 | 第38-39页 |
·前项隐喻、后项转喻 | 第39页 |
·前项隐喻-整体隐喻 | 第39-40页 |
·前项转喻-整体隐喻 | 第40-42页 |
·前项隐喻-整体转喻 | 第42-43页 |
·前项转喻-整体转喻 | 第43-47页 |
第4章 结语 | 第47-51页 |
·同类规则的解释力说明 | 第47页 |
·无向词语的指向性 | 第47-48页 |
·同义类语素双音合成名词中的无向词语的物性关系 | 第48-49页 |
·无向词语中物性关系与构词类型的对应 | 第49-50页 |
·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