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导论 | 第8-21页 |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第8-11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 (二)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11页 |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二) 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11页 |
| 三、中国与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1-14页 |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二) 中国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三) 中国与国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4页 |
|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二)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5页 |
| 五、采取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一) 采取的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二)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六、核心概念界定与政府经济职能产生的背景 | 第17-21页 |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二) 政府经济职能产生的背景 | 第18-21页 |
| 第一章 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理论基础 | 第21-34页 |
| 一、重商主义理论时期 | 第21-22页 |
| 二、自由资本主义理论时期 | 第22-23页 |
| 三、凯恩斯主义理论时期 | 第23-26页 |
| 四、新自由主义理论时期 | 第26-29页 |
| (一) 货币主义理论 | 第27页 |
| (二) 理性预期学派理论 | 第27-28页 |
| (三) 供给学派理论 | 第28-29页 |
| (四) 公共选择学派理论 | 第29页 |
| 五、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理论时期 | 第29-31页 |
| 六、国外中央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演变之启示 | 第31-34页 |
| 第二章 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沿革与改革现状 | 第34-46页 |
| 一、老挝基本情况 | 第34-39页 |
| (一) 经济 | 第34-37页 |
| (二) 政治 | 第37-38页 |
| (三) 社会文化 | 第38-39页 |
| 二、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确立及改革 | 第39-41页 |
| (一) 初创阶段(1975年至1986年) | 第39页 |
| (二) 改革开始阶段(1986年至1991年) | 第39-41页 |
| (三) 改革新阶段(1996年至今) | 第41页 |
| 三、当前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 | 第41-46页 |
|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 第42页 |
| (二) 培育市场主体 | 第42页 |
| (三) 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 第42-43页 |
| (四)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 第43页 |
| (五)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 第43-44页 |
| (六)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成就及分析 | 第46-58页 |
| 一、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成就 | 第46-49页 |
| (一) 促进经济增长 | 第46-47页 |
| (二) 稳定物价 | 第47-48页 |
| (三) 增进就业 | 第48-49页 |
| (四) 扩大对外贸易 | 第49页 |
| 二、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49-58页 |
| (一) 1988-2009年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 第50-54页 |
| (二) 政府经济职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分析过程 | 第54-58页 |
| 第四章 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存在问题及成因 | 第58-68页 |
| 一、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58-63页 |
| (一) 中央政府经济职能出现“越位”与“缺位”现象 | 第58-60页 |
| (二) 产业结构发展失衡 | 第60-61页 |
| (三)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 第61-62页 |
| (四) 宏观经济稳定失控 | 第62-63页 |
| 二、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63-68页 |
| (一) 法律规范不健全 | 第63-64页 |
| (二) 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缺乏理论指导 | 第64页 |
| (三) 政府角色定位模糊 | 第64-65页 |
| (四) 改革基础薄弱 | 第65-68页 |
| 第五章 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的借鉴 | 第68-82页 |
| 一、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实践模式 | 第68-71页 |
| (一) 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发展阶段 | 第68-69页 |
| (二) 美国“市场经济”政府经济职能模式特点 | 第69-71页 |
| 二、日本政府经济职能改革实践模式 | 第71-73页 |
| (一) 日本政府经济职能发展阶段 | 第71-72页 |
| (二) 日本“政府主导型”政府经济职能模式特点 | 第72-73页 |
| 三、德国政府经济职能改革实践模式 | 第73-75页 |
| (一) 德国政府经济职能发展阶段 | 第74页 |
| (二)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府经济职能模式特点 | 第74-75页 |
| 四、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实践模式 | 第75-77页 |
| (一) 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阶段划分 | 第75-76页 |
| (二)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经济职能模式特点 | 第76-77页 |
| 五、各国政府经济职能改革实践模式对老挝的借鉴意义 | 第77-82页 |
| (一) 完备法律体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 第78页 |
| (二) 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 | 第78页 |
| (三)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制,控制国有企业投资范围 | 第78-79页 |
| (四) 适度产业规划,推动经济良性发展 | 第79页 |
| (五) 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第79-82页 |
| 第六章 深化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的目标与措施的思考 | 第82-91页 |
| 一、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原则与目标 | 第82-86页 |
| (一) 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原则 | 第82-84页 |
| (二) 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目标 | 第84-86页 |
| 二、老挝中央政府经济职能改革措施 | 第86-91页 |
| (一) 规划经济发展,完善宏观调控 | 第86-87页 |
| (二) 理顺政府事权,重塑企业制度 | 第87页 |
| (三)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改造 | 第87-88页 |
| (四)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 第88-89页 |
| (五) 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第89-90页 |
| (六) 规范制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第90-91页 |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91-95页 |
| 一、研究结论 | 第91-93页 |
| 二、研究局限性 | 第93-94页 |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 附表 | 第100-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