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EPS转向助力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汽车转向技术的概况 | 第9-10页 |
·EPS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EPS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EPS工作模式 | 第14-18页 |
·性能指标 | 第14-15页 |
·EPS的工作模式 | 第15-18页 |
·转向助力模式 | 第15页 |
·回正模式 | 第15-17页 |
·中位阻尼模式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系统结构与动力学模型 | 第18-27页 |
·系统结构 | 第18-24页 |
·机械转向器 | 第18-20页 |
·助力电机 | 第20-22页 |
·减速器 | 第22页 |
·其他部件 | 第22-23页 |
·总体布置方案 | 第23-24页 |
·X-EPS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4-27页 |
·扭矩传感器动力学模型 | 第24页 |
·直流电机动力学模型 | 第24-25页 |
·循环球转向器动力学模型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转向助力控制策略设计 | 第27-42页 |
·转向助力特性和惯性补偿 | 第28-33页 |
·转向助力特性 | 第28-32页 |
·惯性补偿 | 第32-33页 |
·转向助力控制方法 | 第33-42页 |
·上层控制策略 | 第33-35页 |
·下层控制策略 | 第35-42页 |
第五章 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 | 第42-49页 |
·目标电流控制策略仿真 | 第42-44页 |
·转向助力特性 | 第42-43页 |
·惯性补偿 | 第43-44页 |
·电流跟踪控制策略仿真 | 第44-49页 |
·经典PID控制 | 第44-45页 |
·模糊PID控制 | 第45-49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