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贡献 | 第12-13页 |
2 理论依据 | 第13-17页 |
·公地悲剧理论 | 第13-14页 |
·“公地悲剧”及其成因 | 第13页 |
·牡蛎养殖中的“公地悲剧” | 第13-14页 |
·产业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公共政策理论 | 第15-17页 |
·公共政策的内涵 | 第15页 |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 第15-17页 |
3 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和现行公共政策 | 第17-30页 |
·牡蛎养殖产业现状 | 第17-24页 |
·基本情况 | 第17-19页 |
·苗种来源 | 第19-20页 |
·加工和销售 | 第20-21页 |
·养殖效益分析 | 第21-24页 |
·牡蛎养殖产业现行公共政策 | 第24-27页 |
·资金扶持政策 | 第24页 |
·技术培训 | 第24-25页 |
·海域使用及管理 | 第25页 |
·打造地区品牌 | 第25-27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海域管理系统不完善 | 第27页 |
·缺乏产业自我管理 | 第27页 |
·政府补贴优惠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 第27-28页 |
·产业发展中缺少科技投入 | 第28页 |
·养殖产业保险体制不健全 | 第28页 |
·牡蛎产品安全管理欠缺 | 第28-29页 |
·产业政策欠缺 | 第29-30页 |
4 国外牡蛎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30-39页 |
·日本牡蛎产业现状 | 第32-33页 |
·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 | 第32-33页 |
·渔业政策 | 第33页 |
·韩国牡蛎产业现状 | 第33-35页 |
·贝类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贝类产业行政管理 | 第34-35页 |
·产业政策 | 第35页 |
·加拿大牡蛎产业现状 | 第35-37页 |
·法律法规 | 第35-36页 |
·行政管理及政策 | 第36-37页 |
·对广东牡蛎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37-39页 |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7页 |
·重视发挥科技的作用 | 第37页 |
·政府管理部门结构合理 | 第37页 |
·渔业保障制度完备 | 第37-38页 |
·注重产品质量安全 | 第38页 |
·产业扶持力度较大 | 第38-39页 |
5 国内其他省份牡蛎产业管理经验及启示 | 第39-45页 |
·福建省产业政策 | 第39-41页 |
·有利条件 | 第39页 |
·水产养殖现状 | 第39-40页 |
·产业政策 | 第40-41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政策 | 第41-43页 |
·有利条件 | 第41-42页 |
·渔业发展现状 | 第42页 |
·产业政策 | 第42-43页 |
·对广东牡蛎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43-45页 |
·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 | 第43页 |
·加大对牡蛎产业的扶持 | 第43页 |
·鼓励成立水产养殖行业协会 | 第43-44页 |
·发挥科技的巨大作用 | 第44-45页 |
6 促进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政策引导下利用区位优势 | 第45页 |
·保护牡蛎资源和规划养殖海域 | 第45-46页 |
·加大政府财政和金融支持 | 第46-47页 |
·加大牡蛎产业各环节科技创新 | 第47页 |
·完善质量监督和管理体制 | 第47-48页 |
·加快牡蛎产业化进程 | 第48页 |
·完善法律法规,渔业有法可依 | 第48-49页 |
7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导师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