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绪论 | 第11-16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 (2)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 1.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 | 第13-14页 |
| 2. 幼儿园教师评价 | 第14页 |
| 3. 指标体系 | 第14-15页 |
| (三)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一、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 (一)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的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 1. 国外研究 | 第16-17页 |
| 2. 国内研究 | 第17-19页 |
| (二) 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的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 1. 国外研究 | 第19-20页 |
| 2. 国内研究 | 第20-23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 (一) 收集资料的方法 | 第23-26页 |
| 1. 文献分析法 | 第23-24页 |
| 2. 观察法 | 第24页 |
| 3. 调查法 | 第24-26页 |
| (二) 数据分析的方法 | 第26-28页 |
| 1. 因子分析法 | 第26页 |
| 2. 层次分析法 | 第26-28页 |
| 三、 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 第28-30页 |
| (一) 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文件 | 第28页 |
| (二)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 | 第28页 |
| (三) 相关科学理论 | 第28-29页 |
| (四) 整理分析第一手资料的经验 | 第29-30页 |
| 四、 构建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52页 |
| (一) 编制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的预测问卷 | 第30-32页 |
| 1. 用目标分解法预设评价项目 | 第30-31页 |
| 2. 用典型剖析法预设评价项目 | 第31-32页 |
| 3. 编制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的预测问卷 | 第32页 |
| (二) 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预测问卷的分析 | 第32-38页 |
| 1. 项目分析 | 第32-33页 |
| 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3-34页 |
| 3. 主成分分析 | 第34-38页 |
| (三) 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正式问卷的分析 | 第38-43页 |
| 1. 对维度“幼儿园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的各因子进行分析 | 第38-41页 |
| 2. 对维度“幼儿园师资队伍业务素质”的各因子进行分析 | 第41-43页 |
| (四) 呈现幼儿园教师评价的指标 | 第43-44页 |
| (五) 设置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4-50页 |
| 1. 选择设置权重的方法 | 第44-45页 |
| 2. 设置权重 | 第45-50页 |
| (1)计算一级指标的权重 | 第45-47页 |
| (2)计算二级指标权重 | 第47-49页 |
| (3)计算三级指标的权重 | 第49-50页 |
| (六) 呈现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2页 |
| 五、 幼儿园教师评价标准、评分细则和评分办法 | 第52-54页 |
| (一) 编制评价标准的目的 | 第52页 |
| (二) 编制评价标准的要求 | 第52页 |
| (三) 编制评价标准的步骤 | 第52-53页 |
| (四) 呈现评价标准、评价准则和评分办法 | 第53-54页 |
| 六、 X、Y 幼儿园师资队伍质量的评定和测量 | 第54-58页 |
| (一) 对 X、Y 幼儿园进行评定的目的 | 第54页 |
| (二) X、Y 幼儿园师资队伍介绍 | 第54页 |
| (三) 评定的程序和步骤 | 第54-58页 |
| 1. 评价工具的准备 | 第54-55页 |
| 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5页 |
| 3. 评价资料的收集 | 第55页 |
| 4. 评价结果的量化处理 | 第55-57页 |
| 5. 评定结果的分析 | 第57-58页 |
| 七、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 (一) 结论 | 第58页 |
| (二) 建议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 | 第64-76页 |
| 附录一 | 第64-66页 |
| 附录二 | 第66-67页 |
| 附录三 | 第67-68页 |
| 附录四 | 第68-70页 |
| 附录五 | 第70-72页 |
| 附录六 | 第72-76页 |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