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添加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与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与目的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 | 第13-19页 |
·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地点、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案 | 第20-28页 |
·研究地点概况 | 第20-23页 |
·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概况 | 第20-21页 |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21-23页 |
·研究样地概况 | 第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研究方案 | 第24-26页 |
·野外控制实验与样品、数据的采集 | 第24-25页 |
·室内实验分析 | 第25-26页 |
·统计方法 | 第26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N 添加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 | 第28-47页 |
·N 的施加对互花米草与芦苇群落关系影响 | 第28-37页 |
·实验结果 | 第28-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N 的施加对互花米草入侵盐地碱蓬群落的影响 | 第37-46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P 添加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 | 第47-65页 |
·P 的施加对互花米草入侵芦苇群落的影响 | 第47-56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P 的施加对互花米草入侵盐地碱蓬群落的影响 | 第56-64页 |
·实验结果 | 第56-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