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壳聚糖 | 第10-11页 |
·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壳聚糖酶的分类 | 第12-13页 |
·壳聚糖酶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3-15页 |
·壳聚糖及壳聚糖酶的应用 | 第15-18页 |
·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的研究 | 第15-16页 |
·抑菌方面的应用 | 第16页 |
·在生物控制剂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在医学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在食品保健领域的应用 | 第17-18页 |
·壳聚糖酶分子生物学研究展望 | 第18页 |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实验流程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目的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0-2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0-22页 |
·目的菌株 | 第20页 |
·试剂盒与酶 | 第20页 |
·常用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常用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常用培养基配置 | 第21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培养条件 | 第22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3页 |
·琼脂糖凝胶的制作 | 第23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3页 |
·目的菌株16S rDNA的扩增 | 第23-24页 |
·16S rDNA的测序及鉴定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壳聚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鉴定 | 第28-4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8-30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28页 |
·试剂盒与酶 | 第28页 |
·常用试剂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 第29-30页 |
·常用培养基配置 | 第29-30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30页 |
·PCR扩增目的酶基因片段 | 第30-32页 |
·退火温度的初步优化 | 第30-31页 |
·PCR扩增 | 第31-32页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32-33页 |
·目的片段与pMD20-T载体的连接反应 | 第33页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法) | 第33-34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34页 |
·重组质粒的菌落PCR鉴定 | 第34-35页 |
·重组质粒的抽提 | 第35-36页 |
·双酶切反应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第四章 目的基因片段的测序及分析 | 第41-55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目的基因片段的测序 | 第41页 |
·序列分析 | 第41页 |
·序列分析及拟表达蛋白预测结果 | 第41-55页 |
·B-2中目的片段的测序结果 | 第41-45页 |
·进化树构建 | 第45页 |
·chiW的蛋白性质与结构预测 | 第45-55页 |
·chiW序列的复杂度与稳定性 | 第45页 |
·chiW拟翻译成氨基酸序列 | 第45-47页 |
·chiW蛋白质性质的预测 | 第47-48页 |
·chiW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48-50页 |
·信号肽预测 | 第50-51页 |
·拟编码蛋白的疏水性分析 | 第51-52页 |
·跨膜结构的预测和分析 | 第52-53页 |
·磷酸化位点的预测 | 第53-55页 |
第五章 chiW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 | 第55-68页 |
·材料 | 第55-5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55页 |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56-57页 |
·方法 | 第57-62页 |
·引物合成 | 第57页 |
·PCR反应 | 第57-58页 |
·质粒pET28a的提取 | 第58页 |
·双酶切反应 | 第58页 |
·酶切产物回收 | 第58-59页 |
·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9页 |
·连接反应 | 第59页 |
·转化 | 第59-60页 |
·鉴定 | 第60页 |
·目的蛋白片段的诱导表达 | 第60页 |
·SDS-PAGE电泳 | 第60-62页 |
·结果 | 第62-68页 |
·空载质粒pET28a和表达载体构建流程 | 第62-64页 |
·PCR扩增 | 第64页 |
·质粒pET28a和PCR产物的酶切反应 | 第64-66页 |
·目的片段的诱导表达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