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5页 |
1 绪论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7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2 经济组织演化理论概述及其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35页 |
·经济组织动态系统设计思想与现代经济组织演化理论的形成 | 第19-24页 |
·经济组织动态系统设计思想 | 第19-22页 |
·现代经济组织演化理论的形成 | 第22-24页 |
·现代经济组织共同演化理论与机制及演化路径 | 第24-30页 |
·现代经济组织共同演化理论 | 第24-26页 |
·现代经济组织共同演化机制 | 第26-27页 |
·现代经济组织的演化路径 | 第27-30页 |
·中国企业组织的演化回顾与总结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经济组织的起源与存续 | 第35-45页 |
·经济组织的起源 | 第35-36页 |
·由分工产生的交易成本引致经济组织产生 | 第35页 |
·团队效应产生经济组织 | 第35-36页 |
·经济组织起源的集群现象与共生模式 | 第36-38页 |
·经济组织起源的集群现象 | 第36-37页 |
·经济组织集群的共生模式 | 第37-38页 |
·经济组织的生命存续 | 第38-44页 |
·经济组织的生命周期理论与模型 | 第40-43页 |
·经济组织的蜕变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经济组织的权力结构与制度关系 | 第45-57页 |
·经济组织中的权力 | 第45-51页 |
·经济组织中的权力要素 | 第45-46页 |
·经济组织中的权力要素转移 | 第46-47页 |
·经济组织权力结构安排的效率影响 | 第47-49页 |
·经济组织权力结构安排模式的演化 | 第49-51页 |
·经济组织中的制度 | 第51-52页 |
·经济组织制度形成的不同观点 | 第51-52页 |
·经济组织制度的演化 | 第52页 |
·经济组织权力结构与制度演化关系 | 第52-56页 |
·股权权威决定制度的制序 | 第53页 |
·分散的股权权力演化形成制序 | 第53-54页 |
·经济组织中的夏普利值权力结构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公共选择视角:制度的博弈互生 | 第57-69页 |
·公共选择视角:经济组织制度效率与个体行为选择 | 第57-59页 |
·经济组织制度效率 | 第57-58页 |
·经济组织与个体行为选择 | 第58-59页 |
·制度效率均衡的双刃特征 | 第59-60页 |
·组织制度失衡:个体与组织发展选择的结果 | 第59页 |
·组织制度效率均衡:利益集团博弈互生的结果 | 第59-60页 |
·经济组织制度的宽放效应 | 第60-64页 |
·制度内核:最大群体范围内的利益最小认同 | 第60-62页 |
·组织制度:最小群体范围内的利益最大认同 | 第62-64页 |
·经济组织制度的“制序度” | 第64-66页 |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影响要素 | 第64-65页 |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制序度” | 第65-66页 |
·强制性制度倾斜安排的效率思考 | 第66-68页 |
·个体阶层、数量对制度体系认同程度 | 第67页 |
·制度体系完善程度与制度执行者素质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经济组织知识经济及其评价与计量 | 第69-85页 |
·知识及知识经济解释 | 第69-71页 |
·知识及其知识经济转化的影响因素 | 第71-74页 |
·动态多样差异性知识 | 第71-72页 |
·影响知识经济转化的主要因素 | 第72-74页 |
·知识转化经济的风险与能力评价 | 第74-77页 |
·知识转化经济的风险评价系统 | 第74-76页 |
·知识转化经济的能力评价 | 第76-77页 |
·可用于知识经济分析、评价与计量的知识域 | 第77-80页 |
·静态知识与静态点知识 | 第77页 |
·个体动态点知识 | 第77-78页 |
·个体结构知识与个体边际结构知识 | 第78页 |
·模块化组织结构知识 | 第78-79页 |
·组织边际结构知识 | 第79-80页 |
·知识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 第80-83页 |
·知识经济的规模与速度交替战略转换规律 | 第80-81页 |
·等结构知识经济曲线 | 第81页 |
·等结构知识经济的动态点知识边际替代率 | 第81-82页 |
·结构知识中的动态点知识量的最优比例的经济分析-预算线 | 第82-83页 |
·知识域模块单元中的动态点知识经济计量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7 经济组织的权威治理 | 第85-93页 |
·经济组织的“权威”观与效率 | 第85-86页 |
·经济组织的权威观 | 第85-86页 |
·经济组织的权威效率 | 第86页 |
·经济组织的权威治理 | 第86-90页 |
·权威的相机治理 | 第87-88页 |
·科层的内部竞争治理 | 第88-89页 |
·基层小团队治理 | 第89-90页 |
·权威治理的效率模型及其经济解释 | 第90-92页 |
·随机机制的多个最优解 | 第90-91页 |
·随机机制的唯一最优解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8 中小经济组织的内部委托——代理模式 | 第93-109页 |
·中小经济组织发展的不同观点与调查样本 | 第93-94页 |
·影响中小经济组织发展的不同观点 | 第93-94页 |
·中小经济组织问卷调查样本与信度 | 第94页 |
·中小经济组织治理的影响因素与调查状况 | 第94-96页 |
·文化背景影响董事会成员结构 | 第94-95页 |
·融资环境约束下决定股权高度集中 | 第95-96页 |
·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影响股权和董事会结构 | 第96页 |
·中小经济组织权力安排:内部相互委托——代理模式 | 第96-99页 |
·董事长、总经理权力安排:三权合一 | 第96-97页 |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权力安排:三会合一 | 第97-99页 |
·中小经济组织内部相互委托——代理模式成因分析 | 第99-101页 |
·目标冲突下的风险收益因素 | 第99页 |
·监督激励机制下的效率因素 | 第99-100页 |
·剩余索取权的控制权博弈因素 | 第100-101页 |
·环境约束:三权合一的内部相互委托——代理模式 | 第101-102页 |
·中小经济组织的被组织发展条件 | 第101页 |
·中小经济组织的自组织发展选择 | 第101-102页 |
·内部相互委托——代理团队效率与信息检验 | 第102-105页 |
·内部委托——代理的团队效率分析 | 第102-104页 |
·内部委托——代理的团队信息检验 | 第104-105页 |
·三权合一的内部委托——代理的现实效率 | 第105-107页 |
·内部相互委托-代理模式的自我效率保障 | 第105-106页 |
·内部相互委托-代理模式的效率改进思考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9 零售(连锁)组织规模无边界的理论与实证 | 第109-119页 |
·企业组织规模边界理论 | 第109-111页 |
·企业组织规模边界的经典理论 | 第109-110页 |
·企业组织规模边界的动态理论 | 第110页 |
·企业规模无边界理论 | 第110-111页 |
·零售(连锁)组织本质与规模无边界特征 | 第111-112页 |
·零售组织与生产企业本质区别 | 第111页 |
·零售(连锁)组织模式特征 | 第111-112页 |
·零售(连锁)组织规模边界模型条件假设 | 第112-113页 |
·零售(连锁)组织规模边界的外部条件假设 | 第112页 |
·零售(连锁)组织规模边界的内部因素假设 | 第112-113页 |
·零售(连锁)组织规模边界的实证分析 | 第113-114页 |
·零售(连锁)组织规模实证检测 | 第114-116页 |
·推论: 零售(连锁)组织规模无边界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10 中小零售组织“自愿连锁”的效率研究 | 第119-129页 |
·零售组织自愿连锁运行的理论依据及其假说 | 第119-122页 |
·零售组织自愿连锁运行的理论依据 | 第119-121页 |
·零售组织自愿连锁运行的假说演绎 | 第121-122页 |
·零售组织自愿连锁的运行与结论 | 第122-126页 |
·零售组织自愿连锁合作的经济分析 | 第122-124页 |
·零售组织自愿连锁合作的局限性 | 第124-126页 |
·零售组织自愿连锁的理性思考 | 第126-127页 |
·动态资源收益权影响自愿连锁组织的和谐发展 | 第126-127页 |
·契约的不可完善性与物流配送信息系统所有权的设立两难 | 第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11 中小生产性组织战略联盟(FRR)范式 | 第129-141页 |
·零售市场通道费认识争议与战略联盟理论 | 第129-130页 |
·零售市场通道费认识争议 | 第129-130页 |
·经济组织战略联盟理论 | 第130页 |
·中小生产组织战略联盟资源——关联性功能互补商品范式 | 第130-132页 |
·中小生产组织——关联性功能互补商品 | 第130-131页 |
·关联性功能互补商品——零售终端战略联盟 | 第131-132页 |
·关联性功能互补商品战略联盟——稳定性协同与经济解释 | 第132-135页 |
·关联性功能互补商品——稳定性协同 | 第132-133页 |
·“粘性”结构——稳定性点的解及其经济解释 | 第133-135页 |
·商品零售终端联盟——店面品牌连锁集团组织范式 | 第135-137页 |
·生产商、零售商——经济生产、订货批量约束 | 第135页 |
·关联性功能互补商品单店——零售(连锁)集团组织 | 第135-137页 |
·联盟集团组织内部结构演化与市场未来横向竞争预测 | 第137-139页 |
·演化生成新型的集团化组织 | 第137-138页 |
·零售市场横向竞争预测 | 第138-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12 主要结论与未来研究和思考 | 第141-145页 |
·主要结论 | 第141-142页 |
·未来研究思考 | 第142-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6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