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9-1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着重点与相应的理论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 本文的着重点 | 第13页 |
二、 本文的拟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产品空间网络结构与测度 | 第14-20页 |
第一节 产品空间结构理论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产品空间结构的小世界网络特征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产品空间网络结构指标及其测度 | 第16-20页 |
第二章 我国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20-26页 |
第一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及振兴的意义 | 第20-22页 |
一、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经之路 | 第20-21页 |
二、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 第21页 |
三、 振兴装备制造业能够提高全社会科技水平 | 第21页 |
四、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条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优势 | 第22-24页 |
一、 制造业种类齐全,并具有大量有优势的行业和企业 | 第22-23页 |
二、 设备、经验、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劣势 | 第24-26页 |
一、 历史包袱重,体制机制障碍突出 | 第24页 |
二、 尚未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 第24-25页 |
三、 产业分工体系不合理,集聚化程度不高 | 第25页 |
四、 工程总承包能力薄弱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东北装备制造业产品空间网络结构测度(实证分析) | 第26-31页 |
第一节 我国东北装备制造业产品空间网络能构成小世界网络的验证 | 第26页 |
第二节 我国东北装备制造业产品空间网络的临近性与生产成本 | 第26-31页 |
第四章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再工业化取向 | 第31-38页 |
第一节 产品空间结构的重构 | 第31-35页 |
一、 着重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 第31-34页 |
二、 大力发展基础设备与成套装备制造业,提高成套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我国东北再工业化取向的政策建议 | 第35-38页 |
一、 选择有利于发挥东北比较优势的产业,加速比较优势的扩散 | 第36页 |
二、 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空间分布密度,加深产业集群程度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