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几种凝集素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缩略图第18-20页
第一章 鱼类免疫研究进展第20-46页
 1. 鱼类的获得性免疫第20-24页
   ·鱼的免疫器官第21-22页
   ·免疫细胞第22-24页
 2. 先天免疫第24-46页
   ·先天免疫细胞第24-25页
   ·先天免疫机制与免疫因子第25-46页
第二章 硬骨鱼凝集素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第46-64页
 1. 引言第46页
 2. 凝集素的功能与分类第46-48页
 3. 鱼类的凝集素组成成分与功能第48-60页
   ·C型凝集素第48-53页
   ·半乳糖结合凝集素第53-55页
   ·F型凝集素第55-57页
   ·鼠李糖结合凝集素第57-59页
   ·河豚凝集素第59页
   ·正五聚体蛋白第59-60页
   ·钙联接蛋白和钙网织蛋白第60页
 4.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60-64页
第三章 一种含双结构域的半乳糖结合凝集素(Tfgal-9)参与松江鲈对细菌的免疫第64-102页
 1. 前言第64-66页
 2. 材料和方法第66-81页
   ·菌株和载体第66页
   ·仪器和试剂第66-67页
   ·实验材料第67页
   ·总RNA的提取和SMART cDNA合成第67-68页
   ·松江鲈Tfgal-9基因扩增第68-71页
   ·序列分析第71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第71-72页
   ·重组表达、蛋白纯化以及抗体制备第72-79页
   ·细菌结合实验第79-80页
   ·细菌凝集实验第80页
   ·抑菌活性检测第80-81页
   ·Tfgal-9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81页
 3. 结果第81-95页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第81-82页
   ·同源比对与进化树构建第82-84页
   ·Tfgal-9的空间结构第84-87页
   ·Tfgal-9的组织分布和表达模式第87-88页
   ·LPS和重金属刺激后Tfgal-9表达的变化第88-90页
   ·Tfgal-9重组表达及纯化第90-91页
   ·Tfgal-9的细菌结合活性第91-93页
   ·Tfgal-9的细菌凝集活性第93页
   ·抑菌活性检测第93-94页
   ·Tfgal-9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第94-95页
 4. 讨论第95-102页
第四章 松江鲈补体的凝集素激活途径:TfCol-11及MASP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第102-128页
 1. 前言第102-10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04-107页
   ·SMART cDNA合成(见第三章2.4)第104页
   ·松江鲈TfCol-11和MASP基因3’,5’端克隆第104-105页
   ·序列分析第105页
   ·提取正常及LPS刺激不同时间松江鲈各组织的总RNA(见第三章2.4)第105页
   ·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TfCol-11和MASP的组织分布以及LPS刺激后在血液,皮肤,肝脏,鳃表达模式的变化第105页
   ·TfCol-11和MASP重组表达、蛋白纯化及抗体制备第105-106页
   ·Western blot检测TfCol-11蛋白在正常松江鲈的组织分布第106页
   ·TfCol-11细菌结合实验第106页
   ·TfCol-11凝集实验第106-107页
   ·细菌感染实验(致死率的检测)第107页
   ·Pull-down检测TfCol-11与MASP是否结合第107页
 3. 结果第107-121页
   ·TfCol-11和MASP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第107-108页
   ·TfCol-11同源比对和进化树构建第108页
   ·TfCol-11 CDR的空间结构第108-113页
   ·TfCol-11和MASP基因mRNA的组织分布第113-114页
   ·LPS刺激后TfCol-11和MASP表达模式的变化第114-116页
   ·重组表达和纯化第116-117页
   ·TfCol-11蛋白在松江鲈的组织分布第117页
   ·细菌结合活性第117-118页
   ·TfCol-11的凝集活性第118-120页
   ·TfCol-11细菌感染实验第120页
   ·Pull down实验验证TfCol-11和MASP之间的结合第120-121页
 4. 讨论第121-128页
第五章 松江鲈岩藻糖结合凝集素TfFBL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第128-150页
 1. 前言第128-13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30-132页
   ·菌株和载体第130页
   ·仪器和试剂第130页
   ·实验材料第130页
   ·总RNA的提取和SMART cDNA的合成第130-131页
   ·序列分析第131页
   ·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TfFBL的组织分布和LPS刺激后在血液、皮肤、肝脏和心脏表达模式的变化第131页
   ·TfFBL重组表达、蛋白纯化及抗体制备第131页
   ·细菌结合实验第131页
   ·凝集实验第131页
   ·糖的抑制凝集作用实验第131-132页
 3. 结果第132-144页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第132页
   ·TfFBL同源比对和进化树构建第132-136页
   ·TfFBL的空间结构第136-138页
   ·TfFBL表达模式分析第138-141页
   ·TfFBL基因的重组表达与蛋白纯化第141-143页
   ·TfFBL微生物结合实验第143页
   ·TfFBL细菌凝集实验第143页
   ·TfFBL的糖特异性第143-144页
 4. 讨论第144-150页
论文总结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82页
致谢第182-1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4-185页
附件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泛素化与类泛素(SUMO)化在甲壳动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
下一篇:中国文化情境下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