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酶制剂(酵素)论文

圆弧青霉脂肪酶的异源表达、耐热性改造及底物专一性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变量、缩略词第7-8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脂质第12页
   ·脂肪酶第12-18页
     ·脂肪酶的定义第12页
     ·脂肪酶的来源第12-13页
     ·脂肪酶的性质第13-14页
     ·脂肪酶的结构第14页
     ·脂肪酶的催化机理第14-15页
     ·脂肪酶的应用第15-18页
   ·脂肪酶热稳定性改造的研究进展第18-26页
     ·脂肪酶热稳定性的衡量第18页
     ·脂肪酶热稳定性影响因素第18-19页
     ·脂肪酶热稳定性相关分析软件第19-20页
     ·耐热脂肪酶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第20-22页
     ·定向进化提高脂肪酶热稳定性第22-24页
     ·定点突变提高脂肪酶热稳定性第24-26页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26-27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圆弧青霉三脂酰甘油脂肪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28-45页
   ·引言第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6页
     ·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第28页
     ·菌种、质粒和主要试剂第28-29页
     ·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和分析软件第29页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的配制第29-30页
     ·PcLipI 基因 cDNA 序列的克隆第30-32页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32-34页
     ·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及筛选第34页
     ·重组毕赤酵母初步诱导产酶第34页
     ·rePcLipI 的活性测定第34-35页
     ·rePcLipI 的纯化第35页
     ·rePcLipI 的蛋白质分析第35页
     ·rePcLipI 部分酶学性质分析第35-36页
     ·重组毕赤酵母产酶条件的初步优化第36页
     ·重组毕赤酵母产酶条件的正交实验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PcLipI 基因全长 cDNA 序列的克隆第36页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转化第36-37页
     ·重组毕赤酵母 GSL 的 PCR 鉴定第37-38页
     ·初步表达产物的酶活性测定第38-39页
     ·纯化表达产物的蛋白质分析第39页
     ·rePcLipI 部分酶学性质第39-41页
     ·表达条件的初步优化第41-43页
     ·表达条件的正交实验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圆弧青霉三脂酰甘油脂肪酶的热稳定性改造第45-58页
   ·引言第45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9页
     ·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第45页
     ·菌种、质粒及试剂第45-46页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网站第46页
     ·主要培养基及相关溶液的配制第46页
     ·PcLipI 三维结构分析第46页
     ·潜在二硫键的计算机预测第46页
     ·脂肪酶热稳定性的计算机预测第46页
     ·突变脂肪酶基因的构建第46-48页
     ·PcLipI 及其突变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48页
     ·PcLipI 及其突变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48页
     ·重组 PcLipI 及其突变子的纯化第48-49页
     ·重组 PcLipI 及其突变子的酶活性及蛋白分析第49页
     ·重组 PcLipI 及其突变子的部分酶学特性分析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7页
     ·PcLipI 的三维结构分析第49-50页
     ·计算机辅助预测潜在的二硫键位点第50-51页
     ·拟突变 PcLipI 的热稳定性预测第51-53页
     ·PcLipI 突变基因的获得及其表达第53页
     ·重组 PcLipI 突变子的蛋白质分析第53-54页
     ·重组 PcLipI 及其突变子的部分酶学特性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圆弧青霉单双脂酰甘油脂肪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58-73页
   ·引言第58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2页
     ·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第58页
     ·菌种、质粒及试剂第58页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网站第58页
     ·主要培养基及相关溶液的配制第58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58-59页
     ·PcMdl 完整 cDNA 的克隆第59页
     ·PcMdl 成熟肽编码基因的克隆第59-60页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60页
     ·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筛选与初步表达第60页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条件的优化第60页
     ·rePcMdl 的纯化第60-61页
     ·rePcMdl 酶活性第61页
     ·rePcMdl 底物专一性初探第61页
     ·rePcMdl 的蛋白及糖成分分析第61页
     ·rePcMdl 的酶学特性分析第61-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72页
     ·PcMdl 的 cDNA 克隆第62-64页
     ·PcMdl 成熟肽一级结构分析第64页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64页
     ·毕赤酵母 GS115 的转化、筛选与初步表达第64-66页
     ·重组子表达条件的优化第66-69页
     ·rePcMdl 的纯化与去糖基化分析第69-70页
     ·rePcMdl 的部分酶学特性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圆弧青霉单双脂酰甘油脂肪酶底物专一性的分子基础第73-79页
   ·引言第73页
   ·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主要设备第73页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网站第73页
     ·PcMdl 非活性状态的构建第73-74页
     ·PcMdl 活性状态的构建第74页
     ·底物类似物的获取及与 PcMdl 的对接第74页
     ·PcMdl 与底物类似物复合物的 MD 分析第74页
   ·结果与讨论第74-78页
     ·PcMdl 非活性三级结构分析第74-75页
     ·PcMdl 活性状态的构建第75-76页
     ·底物类似物的获取及与 PcMdl 的对接第76页
     ·PcMdl 底物专一性的分子基础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与单双脂酰甘油脂肪酶对脂质的共同水解第79-86页
   ·引言第79页
   ·材料与方法第79-81页
     ·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第79页
     ·主要试剂第79页
     ·重组圆弧青霉脂肪酶的制备第79页
     ·rePcLip~C和 rePcMdl 共同水解油脂的影响因素第79-80页
     ·脂肪酶共同水解橄榄油第80页
     ·水解三丁酰甘油酯的过程分析第80-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5页
     ·圆弧青霉脂肪酶共同水解油脂的影响因素第81-82页
     ·脂肪酶共同水解橄榄油第82-83页
     ·油脂水解的过程分析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主要结论第86-87页
 展望第87-88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8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物源性食品中违禁促生长激素的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葡聚糖酶在蔗糖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