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碳汇的法律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1章 海洋碳汇的作用与困境 | 第12-18页 | 
| ·海洋碳汇的作用 | 第12-13页 | 
| ·碳汇和海洋碳汇的概念 | 第12页 | 
| ·海洋植物生境的吸碳作用 | 第12-13页 | 
| ·海洋碳汇的困境 | 第13-16页 | 
| ·产生海洋碳汇危机的原因 | 第16-18页 | 
| ·法律的滞后 | 第16-17页 | 
| ·碳汇激励机制的缺失 | 第17-18页 | 
| 第2章 保护海洋碳汇中国法律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 第18-26页 | 
| ·立法滞后 | 第18-23页 | 
| ·立法体系滞后 | 第19-21页 | 
| ·立法理念滞后 | 第21-22页 | 
| ·公益诉讼的立法不完善 | 第22-23页 | 
| ·执法机制薄弱 | 第23-26页 | 
| ·与国外执法机制的比较 | 第23页 | 
| ·执法部门之间的合作欠缺 | 第23-26页 | 
| 第3章 构建中国保护海洋碳汇的法律制度建议 | 第26-36页 | 
| ·建立健全保护海洋碳汇的国内立法 | 第26-34页 | 
| ·构建保护海洋碳汇的立法体系 | 第26-30页 | 
| ·更新立法理念 | 第30-31页 | 
| ·完善保护海洋碳汇资源的公益诉讼程序 | 第31-34页 | 
| ·完善保护海洋碳汇的海上执法机制 | 第34-36页 | 
| ·借鉴外国海上执法经验 | 第34页 | 
| ·统一我国海上执法机制的建议 | 第34-36页 | 
| 第4章 保护海洋碳汇国际法法律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 第36-42页 | 
| ·国际立法相对缺乏 | 第36-40页 | 
| ·传统国际环境法学理论的局限 | 第37-38页 | 
| ·协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冲突 | 第38页 | 
| ·国际司法管辖权的局限 | 第38-40页 | 
| ·国际间合作较为薄弱 | 第40-42页 | 
| ·基金援助尚未落实 | 第40页 | 
| ·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 第40-41页 | 
| ·市场交易平台尚未形成 | 第41-42页 | 
| 第5章 构建国际法保护海洋碳汇的法律制度建议 | 第42-49页 | 
| ·建立健全保护海洋碳汇的国际法 | 第42-45页 | 
| ·新理论体系的构建 | 第43页 | 
| ·制定适用于海洋碳汇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低标准 | 第43-44页 | 
| ·强化联合国海洋法庭的管辖权 | 第44-45页 | 
| ·增进国际间保护海洋碳汇的合作 | 第45-49页 | 
| ·建立海洋碳汇专项基金援助计划 | 第46页 | 
| ·建立海洋碳汇保险制度 | 第46-47页 | 
| ·建立海洋碳汇的市场交易平台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