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最小网状责任制的基本含义 | 第11-13页 |
| (一) 《鹿特丹规则》条文规定 | 第11页 |
| (二) 《鹿特丹规则》第26条的适用 | 第11-13页 |
| 二、最小网状责任制立法过程中主要争议之阐释 | 第13-17页 |
| (一) 《鹿特丹规则》与其他国际公约之间的关系 | 第14-15页 |
| (二) 有关国内法的去留问题 | 第15-17页 |
| (三) 与承运人责任限额条款之间的关系 | 第17页 |
| 三、《鹿特丹规则》规定的最小网状责任制解析 | 第17-24页 |
| (一) 传统的承运人基本责任形式 | 第17-22页 |
| 1. 单一责任制 | 第18页 |
| 2. 网状责任制 | 第18-20页 |
| 3. 统一责任制 | 第20-22页 |
| (二) 最小网状责任制 | 第22-24页 |
| 1. 最小网状责任制的特点 | 第22-23页 |
| 2. 与网状责任制相比较 | 第23-24页 |
| 3. 最小网状责任制简评 | 第24页 |
| 四、《鹿特丹规则》第26条的意义及对我国的立法建议 | 第24-27页 |
| (一) 《鹿特丹规则》第26条的积极意义 | 第24-25页 |
| (二) 对我国的立法建议 | 第25-27页 |
| 1. 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25-26页 |
| 2. 我国责任形式规范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 3. 完善我国责任形式规范的建议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 致谢 | 第32-33页 |
| 附录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