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11页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一) 农业 | 第11页 |
(二) 传统农业 | 第11页 |
(三) 现代农业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 | 第12-15页 |
(二) 职业教育作用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五、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分析 | 第19-37页 |
一、 舒尔茨的农业观与农民观 | 第19-22页 |
(一) 舒尔茨的农业观 | 第19-21页 |
(二) 舒尔茨的农民观 | 第21-22页 |
二、 舒尔茨的传统农业思想 | 第22-24页 |
(一) 传统农业的涵义与本质特征 | 第22-23页 |
(二) 传统农业的增长方式:土地扩张和劳动力数量增加 | 第23-24页 |
(三) 传统农业落后的原因:传统要素投资的低收益率 | 第24页 |
三、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 | 第24-31页 |
(一) 投资新生产要素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 | 第25-28页 |
(二) 人力资本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 第28-31页 |
四、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的评价 | 第31-33页 |
(一) 批判了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工业中心发展论 | 第31-33页 |
(二) 提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投资的观点 | 第33页 |
五、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的反思 | 第33-37页 |
(一)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相对落后 | 第33-35页 |
(二) 我国农民受教育总体水平偏低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基于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 第37-44页 |
一、 职业教育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优势 | 第37-38页 |
(一) 职业教育技能型特征符合新型农民培养目标 | 第37-38页 |
(二) 职业教育多样化特点符合新型农民培养要求 | 第38页 |
二、 职业教育在引进新生产要素中的作用 | 第38-40页 |
(一) 职业教育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 第39页 |
(二) 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提供途径 | 第39-40页 |
三、 职业教育在农民智力投资中的作用 | 第40-44页 |
(一) 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民与科技结合的有效途径 | 第41页 |
(二) 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大量农业实用人才 | 第41-42页 |
(三) 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改革职业教育以促进农业现代化 | 第44-51页 |
一、 国家层面 | 第44-47页 |
(一) 重视农业基础地位,正视农民职业身份 | 第44-45页 |
(二) 国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 第45-46页 |
(三) 创新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 第46-47页 |
二、 学校层面 | 第47-51页 |
(一) 树立大职业教育观 | 第47-48页 |
(二) 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 第48-49页 |
(三) 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于现代农业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