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3页 |
| 1. 导论 | 第13-28页 |
| ·选题缘由 | 第13-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 第22-23页 |
| ·本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3-25页 |
| ·义务教育 | 第23页 |
| ·教育均衡 | 第23-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25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 ·访谈法 | 第25-26页 |
| ·观察法 | 第26页 |
|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26-28页 |
|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 ·结构安排 | 第27-28页 |
| 2. 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8-73页 |
| ·深圳市基础教育改革总体情况 | 第28-29页 |
| ·深圳市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29-32页 |
| ·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与成效 | 第32-40页 |
|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充足,基本实现“三个增长” | 第32-33页 |
| ·生均预算内义务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 | 第33-34页 |
|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 第34-36页 |
| ·教职工工资福利逐年增长 | 第36页 |
| ·专项经费投入逐年增长 | 第36-37页 |
| ·教育费附加使用比例合理 | 第37-38页 |
|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经费管理 | 第38-40页 |
| ·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基本达到规定标准 | 第40-41页 |
| ·公办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特区外高于特区内 | 第40页 |
| ·公办学校生均建筑面积特区内外相差不大 | 第40-41页 |
| ·设备设施配置基本完善,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 第41-43页 |
| ·功能室配置达标率较高 | 第41页 |
| ·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 第41-43页 |
| ·教育队伍配置标准较高,能够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 第43-48页 |
| ·按时核定编制,配置大体均衡 | 第43-44页 |
| ·校长、教师持证率和学历达标率普遍较高 | 第44-47页 |
| ·开展形式多样的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47页 |
| ·开展校际结对帮扶,促进区域师资均衡 | 第47-48页 |
| ·民办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学校配置水平不断提高 | 第48-50页 |
| ·民办学校生均占地和建筑面积基本达到深圳市标准 | 第48-49页 |
| ·民办教师持证率较高 | 第49-50页 |
| ·教育行政管理规范,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50-58页 |
| ·着力改薄扶弱,促进校际均衡 | 第50页 |
| ·规范招生入学,促进教育公平 | 第50-56页 |
| ·优化课程教学,深化优质均衡 | 第56-57页 |
| ·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 第57-58页 |
| ·学校教育教学不断优化,提高了优质均衡的水平 | 第58-68页 |
| ·确立均衡导向,提升办学思想 | 第58-59页 |
| ·执行政策法规,规范教育行为 | 第59页 |
| ·开展校本教研,创新课程教学 | 第59-60页 |
|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 | 第60-62页 |
| ·彰显学校特色,打造办学品牌 | 第62-68页 |
| ·高标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彰显教育公平 | 第68-69页 |
| ·教育进一步成就民生幸福 | 第69-70页 |
| ·教育有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 第70-73页 |
| ·特区建立30周年的历史节点,迎来承前启后的关键期 | 第71页 |
| ·作为国内教育改革的先行地区,深圳站在了更高的平台 | 第71-72页 |
|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素质教育成绩喜人 | 第72-73页 |
| 3. 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经验 | 第73-84页 |
| ·战略定位,全面规划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73页 |
| ·明确责任,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 第73-74页 |
| ·制定政策,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 第74-79页 |
| ·因地制宜,彰显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 | 第79-82页 |
| ·福田区提出“教育向西片倾斜”的发展思路 | 第80页 |
| ·罗湖区不断优化外部环境,深化教育内涵发展 | 第80页 |
| ·南山区注重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 第80-81页 |
| ·盐田区实施“精品”战略,率先试行人事制度改革 | 第81页 |
| ·宝安区“重点转移,重心下移,内涵式发展” | 第81-82页 |
| ·龙岗区加大投入,解决教育“欠账” | 第82页 |
| ·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经验、特色梳理 | 第82-84页 |
| 4. 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84-92页 |
| ·部分职能部门执行教育法规不积极 | 第84-86页 |
| ·部分小区配套建设的学校移交手续不完备 | 第84页 |
| ·少数老城区的老学校占地面积不足,建筑面积不达标 | 第84页 |
| ·部分地段的学校建设进度须加快 | 第84-85页 |
| ·教育投入没有完全做到依法足额 | 第85页 |
| ·临聘教师比例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 | 第85-86页 |
| ·区际之间、区内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仍不均衡 | 第86-88页 |
| ·经费投入不均衡 | 第86-87页 |
| ·设备设施配置不均衡 | 第87-88页 |
| ·骨干教师配置不均衡 | 第88页 |
| ·个别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不到位 | 第88-90页 |
| ·课程计划执行不力、利用节假日补课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 第88页 |
| ·音、体、美等学科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 第88-89页 |
| ·评价手段仍然陈旧、单一,不够科学 | 第89页 |
| ·考试学科过于强势,学生学业负担依然偏重 | 第89页 |
| ·教师继续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仍需加强 | 第89-90页 |
| ·家校互动联系工作力度不够 | 第90页 |
| ·设备设施使用率不高,教育资源的效益有待提高 | 第90页 |
|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社会实践活动仍相对薄弱 | 第90页 |
| ·教师师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90页 |
| ·公、民办学校的发展不协调 | 第90-92页 |
| 5. 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建议 | 第92-102页 |
|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92页 |
| ·进一步建章立制,明确各职能部门依法治教的职责 | 第92-93页 |
| ·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义务教育优先发展 | 第93页 |
| ·加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和指导力度,提升义务教育优质水平 | 第93-94页 |
| ·建立民办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公、民办学校协调发展 | 第94-95页 |
| ·加大扶持、规范力度,提升质量 | 第94页 |
| ·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层提高 | 第94页 |
| ·构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平台 | 第94-95页 |
| ·依法依规扶持,稳定、发展教师队伍 | 第95页 |
| ·完善体系,有序督导 | 第95页 |
| ·统筹兼顾,促进公平 | 第95-96页 |
|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设想 | 第96-98页 |
| ·注重内涵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 第96-97页 |
| ·数字化时代为教育均衡提供了手段和平台 | 第97-98页 |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理解、把握到实施的思考 | 第98-102页 |
| 结束语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3页 |
| 附录1 | 第113-114页 |
| 附录2 | 第114-117页 |
| 附录3 | 第117-12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120-121页 |
| 后记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