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湖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9-11页
  一、贫困及贫困生界定第9-10页
  二、资助体系第10-11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6页
  一、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动态第11-13页
  二、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动态第13-16页
 第四节 基本方法第16页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内容及创新点第16-19页
  一、研究意义第17页
  二、研究内容第17页
  三、主要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章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历史沿革第19-27页
 第一节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历史演进第19-25页
  一、人民助学金为主阶段(1952—1982)第19-20页
  二、奖学金和助学金并存阶段(1983—1986)第20-21页
  三、奖学金和贷学金相结合的阶段(1987—1992)第21页
  四、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阶段(1993—2007)第21-22页
  五、以国家奖学金为主体的新资助阶段(2007年至今)第22-25页
 第二节 我国资助体系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第25-27页
  一、以人为本理念第25页
  二、弱势补偿理论第25-27页
第三章 湖南高校贫困生现状及成因第27-32页
 第一节 湖南高校贫困生基本情况分析第27-29页
 第二节 湖南高校贫困生致贫原因分析第29-32页
  一、经济体制改革,使城市贫困生显性化第29页
  二、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导致农村贫困生增多第29页
  三、教育体制改革,加剧了贫困生群体形成第29-30页
  四、家庭的弱势地位,导致贫困生问题更凸显第30-31页
  五、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第31页
  六、缺乏"自救"意识,思想认识易入误区第31-32页
第四章 湖南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分析第32-44页
 第一节 当前湖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框架第32-37页
  一、奖学金第32-33页
  二、国家助学贷款及贷款代偿第33-34页
  三、勤工助学第34-35页
  四、特殊困难补助及减免学费第35-36页
  五、绿色通道第36页
  六、社会资助第36-37页
 第二节 湖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实施效果第37-40页
  一、拓宽了资助面,缓解了贫困生的需求第37-38页
  二、关注了弱势群体,维护了教育公平第38页
  三、加大了财政投入,促进了学校发展第38-39页
  四、减轻了银行的压力,推动了国家助学贷款第39-40页
 第三节 湖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0-44页
  一、政府资助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第40页
  二、资助主体承载不合理第40-41页
  三、制度设计还欠科学性第41-42页
  四、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第42页
  五、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教育有待提高第42-44页
第五章 完善湖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建议第44-56页
 第一节 健全和完善现有资助政策第44-47页
 第二节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47-51页
  一、实行政事分离第47-48页
  二、明确责任分工第48-49页
  三、强化协调管理第49-51页
 第三节 推动社会互助和社会服务第51-54页
  一、理顺政府资助与社会互助之间的关系第51-52页
  二、充分挖掘社会和民间资助资源第52-54页
 第四节 加强心理帮扶和思想道德教育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下一篇:高等教育滞胀形成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