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政府形象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3页 |
(一) 危机与公共危机 | 第18-20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 | 第20-21页 |
(三) 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塑造 | 第21-23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一) 政府形象与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的前提性分析 | 第23-24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关系分析 | 第24-28页 |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基础 | 第28-34页 |
一、 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危机的诱发原因及特性 | 第28-32页 |
(一) 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的诱发原因 | 第28-30页 |
(二) 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的特性 | 第30-32页 |
二、 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新挑战 | 第32-34页 |
(一) 公共危机的特殊背景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挑战 | 第32页 |
(二) 公共危机的特性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挑战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 | 第34-40页 |
一、 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不足的表现 | 第34-36页 |
(一) 形象塑造意识淡薄 | 第34-35页 |
(二) 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 | 第35页 |
(三) 应急处置相对缓慢 | 第35-36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不足的原因 | 第36-40页 |
(一) 政府及官员公共服务理念的缺位 | 第36-37页 |
(二) 政府公关建设不成熟 | 第37页 |
(三)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的路径 | 第40-50页 |
一、 建立政府形象规划,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 | 第40-43页 |
(一) 培育形象塑造意识 | 第40-41页 |
(二) 明晰形象塑造目标 | 第41-42页 |
(三) 培养形象塑造途径 | 第42-43页 |
二、 完善政府危机公关建设,塑造阳光政府形象 | 第43-45页 |
(一) 强化信息公开 | 第43-44页 |
(二) 引导媒体有序参与 | 第44-45页 |
三、 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塑造责任政府形象 | 第45-47页 |
(一) 注重危机决策的科学性 | 第45页 |
(二) 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 | 第45-46页 |
(三) 强化危机应对的问责制 | 第46-47页 |
四、 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塑造有效政府形象 | 第47-50页 |
(一) 提升政府应对危机的善后处理能力 | 第48页 |
(二) 提升公务人员危机应对能力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