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振动理论论文--减振、隔振理论论文

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时延混沌化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5-32页
     ·隔振原理第15-17页
     ·隔振方法第17-21页
     ·混沌隔振第21-28页
     ·时延控制第28-3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第34-36页
第2章 耦合梁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第36-52页
   ·引言第36页
   ·弹性耦合梁隔振系统第36-42页
     ·基本方程第36-39页
     ·求解方法第39-41页
     ·数值算例第41-42页
   ·粘弹性耦合梁隔振系统第42-50页
     ·基本方程第42-45页
     ·求解方法第45-48页
     ·数值算例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线性反馈控制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第52-61页
   ·引言第52页
   ·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基本方程第52-54页
   ·平均法近似解分析第54-55页
   ·数值结果与讨论第55-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双层非线性隔振系统的广义混沌同步化及优化第61-71页
   ·引言第61页
   ·双层隔振系统分析模型第61-62页
   ·双层隔振系统的广义混沌化及优化第62-65页
     ·Lorenz 族系统作为驱动系统第62-64页
     ·性能指标的优化第64-65页
   ·数值算例与讨论第65-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时延控制双层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混沌化第71-83页
   ·引言第71页
   ·隔振系统分析模型第71-72页
   ·稳定性分析理论方法第72-76页
     ·与时延无关的稳定性临界参数第73-75页
     ·稳定性变化的临界时延第75-76页
   ·数值算例与讨论第76-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6章 时延控制双层隔振系统的近似解及动力学分析第83-95页
   ·引言第83页
   ·双层隔振系统的分析模型第83-84页
   ·摄动分析第84-86页
   ·平衡解及其稳定性第86-88页
   ·数值算例与讨论第88-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7章 双时延反馈控制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第95-109页
   ·引言第95页
   ·隔振系统的控制方程第95-96页
   ·双时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96-101页
     ·具有两个相同时延系统的稳定性第97-99页
     ·采用广义特征值方法研究多时延系统的稳定性第99-101页
   ·数值算例与讨论第101-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总结与展望第109-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9-131页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1-132页
附录 C 式(2.47 )中的系数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结构可靠性分析算法研究
下一篇:工程柔性结构振动控制中的时滞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