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一) 案情介绍 | 第12-13页 |
(二) 我国反垄断诉讼的现状 | 第13-15页 |
1、我国反垄断诉讼的立法现状 | 第13-14页 |
2、我国反垄断诉讼的司法实践 | 第14-15页 |
(三)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二、反垄断诉讼的证明对象 | 第16-23页 |
(一) 违法垄断行为 | 第16-19页 |
1、经营者达成违法垄断协议 | 第17页 |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第17-19页 |
(二)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 第19页 |
(三) 因果关系 | 第19-20页 |
(四) 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 第20-23页 |
三、我国反垄断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剖析 | 第23-29页 |
(一) 违法垄断行为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23-27页 |
1、违法垄断协议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24-25页 |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25-27页 |
(二) 其它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27-29页 |
四、我国反垄断诉讼中相关制度的建立 | 第29-32页 |
(一) 建立反垄断诉讼的证据制度 | 第29-31页 |
1、扩大有效证据的范围,将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视为有效证据 | 第29页 |
2、建立专家证人制度 | 第29-31页 |
(二) 提升法官的专业审判能力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