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史回顾 | 第11-15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文章框架 | 第16页 |
注释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工科院校学生开设音乐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 第17-25页 |
一、 工科院校学生的音乐教育现状堪忧 | 第17-19页 |
(一) 针对工科院校学生音乐素质的调查 | 第17-19页 |
(二) 工科院校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存在的障碍 | 第19页 |
二、 提升工科院校学生音乐素养的作用 | 第19-23页 |
(一) 科学与艺术是共通的领域 | 第20-21页 |
(二) 发散工科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 | 第21-22页 |
(三) 推动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 第22-23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注释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工科院校学生民族器乐古筝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 第25-34页 |
一、 哈尔滨工程大学古筝课的开设情况 | 第25-28页 |
(一) 课程概述 | 第26-27页 |
(二) 课程设置 | 第27-28页 |
二、 哈尔滨工程大学古筝课设置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一) 古筝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 第28-29页 |
(二) 古筝课程内容不合理 | 第29-31页 |
(三) 适合工科院校学生学习古筝的教材建设不完善 | 第31页 |
(四) 相匹配的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评价机制不完善 | 第31-32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加强工科院校学生民族器乐教育的对策 | 第34-41页 |
一、 提升音乐课程在整个工科院校课程中的地位 | 第34-35页 |
二、 引导学生开展民族器乐认知的双向教育 | 第35-37页 |
(一)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古筝教学 | 第35页 |
(二) 推动大学生民族器乐艺术社团的发展 | 第35-37页 |
三、 推动工科院校民族器乐教育师资和教材的改革 | 第37-39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