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政府预算 | 第15-16页 |
·政府预算的概念 | 第15-16页 |
·政府预算的原则 | 第16页 |
·政府预算透明度 | 第16-19页 |
·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概念 | 第16-17页 |
·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内涵 | 第17-19页 |
·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人民主权理论 | 第19-20页 |
·知情权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 第20-21页 |
·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 | 第21页 |
·民主财政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现状研究 | 第23-35页 |
·我国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现状 | 第23-27页 |
·预算范围得到扩大 | 第23-24页 |
·加大预算收支公开力度 | 第24-25页 |
·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管理制度初步形成 | 第25-26页 |
·预算监督得到加强 | 第26-27页 |
·我国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预算收支不统一 | 第27-28页 |
·预算执行及效果的监督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 第28页 |
·预算报告制度不完善 | 第28-29页 |
·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29页 |
·我国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预算信息公开的法律约束不足 | 第29-30页 |
·信息公开技术手段落后 | 第30-31页 |
·预算工作缺乏民主 | 第31页 |
·完善我国政府预算披露工作的现实意义 | 第31-35页 |
·有利于公共资源的国际性有效配置 | 第31-32页 |
·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 | 第32-33页 |
·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发生 | 第33页 |
·有利于政府治理的完善 | 第33-34页 |
·有利于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 第34-35页 |
第4章 发达国家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的借鉴与启示 | 第35-43页 |
·发达国家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第35-39页 |
·美国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的研究分析 | 第35-36页 |
·日本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研究分析 | 第36-38页 |
·法国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研究分析 | 第38-39页 |
·发达国家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的启示 | 第39-43页 |
·外部执政压力与内部管理革新是推动改革的动力 | 第39-40页 |
·以政府预算报告及财务报告作为预算信息披露的载体 | 第40-41页 |
·政府预算信息披露内容完整、详尽 | 第41页 |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法律约束较强 | 第41-43页 |
第5章 提高我国政府预算信息披露的措施 | 第43-53页 |
·升级预算信息公开法的法律体系 | 第43-45页 |
·加强对政府预算内容的法律约束 | 第43-44页 |
·界定预算过程的自由裁量权 | 第44页 |
·明确政府部门及官员的受托责任 | 第44-45页 |
·改革政府预算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9页 |
·预算编制制度改革 | 第45-46页 |
·预算执行制度改革 | 第46-47页 |
·信息披露制度改革 | 第47页 |
·政府会计体系改革 | 第47-48页 |
·规范政府转移制度 | 第48页 |
·改革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 第48-49页 |
·加强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 第49-53页 |
·审计制度由行政型向立法型转变 | 第49-50页 |
·形成规范的人大质询制度 | 第50页 |
·实行人大代表职业化 | 第50-51页 |
·激发社会监督作用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