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1 导论 | 第18-34页 |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18-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现实意义 | 第19-21页 |
·基本概念简述 | 第21-28页 |
·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 | 第21-26页 |
·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26-28页 |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第28-29页 |
·研究目标 | 第28页 |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9-32页 |
·论文特色与主要创新点 | 第32-34页 |
2 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 第34-40页 |
·国外研究 | 第34-37页 |
·内部控制问题的产生 | 第34-35页 |
·风险评估 | 第35页 |
·控制措施 | 第35-37页 |
·国内研究 | 第37-39页 |
·内部控制问题的产生 | 第37页 |
·风险评估 | 第37-38页 |
·控制措施 | 第38-39页 |
·文献评述 | 第39-40页 |
3 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 第40-52页 |
·内部控制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 第40-4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0-42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42-43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43-44页 |
·信誉机制理论 | 第44-45页 |
·内部控制理论 | 第45-52页 |
4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内部控制问题 | 第52-70页 |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 第52-63页 |
·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运作流程 | 第52-57页 |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 第57-63页 |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面临的内部控制问题 | 第63-70页 |
·政策层面 | 第63-65页 |
·组织层面 | 第65-67页 |
·运行层面 | 第67-70页 |
5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机制设计 | 第70-92页 |
·内部控制机制设计思路 | 第70-71页 |
·内部控制框架 | 第71-72页 |
·内部控制框架的层级 | 第72-78页 |
·组织架构层面 | 第72-77页 |
·公司运行层面 | 第77-78页 |
·内部控制的活动 | 第78-92页 |
·事前防范机制 | 第79-86页 |
·事中管理机制 | 第86-89页 |
·事后监督评价机制 | 第89-92页 |
6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 | 第92-117页 |
·股权投资基金风险评估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92-93页 |
·风险评估模型的数学基础——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型 | 第93-98页 |
·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风险评估的量化方法思考 | 第98-108页 |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 第108-11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4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机制设计 | 第117-119页 |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风险评估模型及案例研究 | 第119页 |
·政策建议 | 第119-121页 |
·后续展望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0页 |
作者简历 | 第130-13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