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2-15页 |
一、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 第12-13页 |
二、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对隐私权保护的限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 第15-17页 |
一、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功能 | 第15-16页 |
二、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作用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律规制的现实性分析 | 第17-26页 |
第一节 我国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一、 惩治腐败和保护公职人员的需要 | 第17-18页 |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 第18页 |
三、 我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 | 第18页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律规制的可行性 | 第18-20页 |
一、 国家加大了制度反腐的力度 | 第18-19页 |
二、 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 第19页 |
三、 具有实施经验和立法借鉴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我国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之现状 | 第20-26页 |
一、 我国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法律化进程 | 第20-22页 |
二、 我国现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三、 反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的代表性观点 | 第23-24页 |
四、 反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深层次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国(境)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特点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国(境)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之立法例 | 第26-27页 |
一、 美英等发达国家 | 第26页 |
二、 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等新兴国家 | 第26-27页 |
三、 香港和澳门地区 | 第27页 |
第二节 国(境)外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的显著特点 | 第27-28页 |
一、 申报主体范围适中 | 第28页 |
二、 申报内容为财产申报 | 第28页 |
三、 申报时限和种类科学合理 | 第28页 |
四、 申报受理机关权威 | 第28页 |
五、 法律责任苛严 | 第28页 |
第三节 国(境)外推进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之借鉴 | 第28-31页 |
一、 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 第29页 |
二、 最高层强势推动财产申报制度落实 | 第29页 |
三、 不如实申报者受到严厉惩处 | 第29-30页 |
四、 没有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反社会情绪和力量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推进我国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律规制的构想 | 第31-43页 |
第一节 我国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关键要素 | 第31-38页 |
一、 财产申报的主体 | 第31-33页 |
二、 财产申报的内容 | 第33-35页 |
三、 财产申报的公示 | 第35-38页 |
第二节 推进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的方法步骤 | 第38-41页 |
一、 消除对申报的认识误区 | 第38-39页 |
二、 采取“四步走”渐进式改革模式推进 | 第39-41页 |
第三节 相关配套措施和制度 | 第41-43页 |
一、 建立健全金融实名制 | 第41页 |
二、 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 第41-42页 |
三、 完善监督体系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