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 绪论 | 第9-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核心概念厘析 | 第10-11页 |
1. 社会组织 | 第10-11页 |
2. 登记 | 第11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政府管理社团的视角 | 第11-12页 |
2. 公民社会理论的视角 | 第12页 |
3. 实证调研的视角 | 第12-13页 |
4. 社团立法的视角 | 第13页 |
5. 结社自由的视角 | 第13-14页 |
二、 我国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14-24页 |
(一) 我国社会组织登记制度选择的背景 | 第14-16页 |
(二) 我国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的内容 | 第16-18页 |
1. 社会组织登记的形式要件 | 第16-17页 |
2. 社会组织登记的实体要件 | 第17-18页 |
(三) 我国社会组织登记制度运行的效果 | 第18-20页 |
(四) 我国部分地区对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的积极探索——以广东省为例 | 第20-24页 |
1. 形式方面:改革双重许可登记制度,实行单一许可、备案登记双轨制 | 第20-21页 |
2. 实体方面:放宽实体登记条件,推进社会组织去垄断化 | 第21-24页 |
三、 域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比较分析 | 第24-30页 |
(一) 许可登记制 | 第24-27页 |
1. 单一许可登记制——以日本为例 | 第24-26页 |
2. 双重许可登记制——以新加坡为例 | 第26-27页 |
(二) 部分许可登记制——以美国为例 | 第27-30页 |
四、 社会组织成立的法理基础——结社自由 | 第30-40页 |
(一) 结社自由概述 | 第30-33页 |
1. 结社主体不受干涉 | 第31页 |
2. 结社程序不受干涉 | 第31-32页 |
3. 结社类型不受干涉 | 第32-33页 |
(三) 结社自由的限制 | 第33-36页 |
1. 基本权利的理由 | 第33-34页 |
2. 普遍道德的理由 | 第34-35页 |
3. 公共利益的理由 | 第35-36页 |
(四) 结社自由限制的原则 | 第36-37页 |
1. 法律保留原则 | 第36-37页 |
2. 比例原则 | 第37页 |
3. 司法审查原则 | 第37页 |
(五) 结社自由的国际人权标准 | 第37-40页 |
1. 结社自由保障的人权标准 | 第38页 |
2. 结社自由限制的人权标准 | 第38-40页 |
五、 我国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的反思 | 第40-47页 |
(一) 我国现行法律对结社自由的规定 | 第40页 |
(二) 我国社会组织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1. 立法层次低,法律缺位 | 第40-41页 |
2. 国家政策不具有限制结社自由的正当性 | 第41-42页 |
3. 成立条件苛刻、程序复杂 | 第42-43页 |
4. 法律规定模糊,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43页 |
(三) 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的具体路径 | 第43-47页 |
1. 理念的变革 | 第43-45页 |
2. 制度的完善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