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13页 |
五、国内民办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六、本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一、第一阶段是民办职业教育艰难复苏阶段(1978-1991) | 第19-20页 |
二、第二阶段是民办职业教育空前发展阶段(1992-2001) | 第20-22页 |
三、第三阶段是民办职业教育法制化发展阶段(2002至今)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民办职业教育供给分析 | 第23-36页 |
一、民办职业教育供给数量 | 第23-26页 |
二、民办职业教育的供给结构 | 第26-31页 |
(一) 供给主体、办学层次多元化,规模不均衡 | 第26-27页 |
(二) 职业覆盖面广,分布不平衡 | 第27-29页 |
(三) 涉及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比重极低 | 第29-30页 |
(四) 区域化特征明显,主要集中于先发展地区 | 第30页 |
(五) 办学规模参差不齐,办学规模普遍较小 | 第30-31页 |
三、民办职业教育供给的影响因素 | 第31-36页 |
(一) 政府政策 | 第31-33页 |
(二) 办学经费 | 第33-34页 |
(三) 经济发展水平 | 第34-35页 |
(四) 劳动力市场需求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民办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 第36-45页 |
一、民办职业教育需求数量 | 第36-38页 |
二、民办职业教育需求结构 | 第38-40页 |
(一) 性别、年龄、学历分布 | 第38页 |
(二) 对不同办学层次的需求状况 | 第38-39页 |
(三) 对职业技术资格需求旺盛 | 第39-40页 |
(四) 城市、农村对民办职业教育需求差别大 | 第40页 |
三、民办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40-45页 |
(一) 教育需求者自身因素 | 第40-41页 |
(二) 外部环境 | 第41-43页 |
(三) 内部环境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民办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错位性 | 第45-52页 |
一、民办职业教育供求数量的错位 | 第45页 |
二、民办职业教育供求结构的错位 | 第45-47页 |
(一) 第一、三产业供不应求,第二产业供过于求 | 第45-46页 |
(二) 民办职业学历教育供过于求,民办职业非学历教育供不应求 | 第46-47页 |
(三) 民办职业教育中职业资格供求差异显著 | 第47页 |
三、民办职业教育供求错位性的产生原因 | 第47-52页 |
(一) 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 第47-48页 |
(二) 自主灵活性是把双刃剑 | 第48-49页 |
(三) 教育结构发生变化 | 第49-51页 |
(四) 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不健全 | 第51-52页 |
第六章 国外职业教育经验借鉴 | 第52-56页 |
一、美国的立法和财政支持 | 第52-53页 |
二、日本的立法和“企业访问”模式 | 第53-54页 |
三、德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双元制” | 第54-55页 |
四、英国的“城市技术学院” | 第55-56页 |
第七章 政策与建议 | 第56-59页 |
一、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 | 第56页 |
二、实施财政资助,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 | 第56-57页 |
三、加强企业合作的民办职业教育模式 | 第57-58页 |
四、强化管理、规范并提高审批条件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