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

面向用户的触屏手机交互界面品牌延续性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1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创新点第11-12页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1-2-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2页
 1-3 本文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过程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用户体验量化研究发展趋势第14页
 1-5 论文结构的总体思路第14-16页
第二章 关于用户体验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理论及方法第16-28页
 2-1 用户体验研究方法学与感性工学量化研究的基本理论第16-22页
  2-1-1 关于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理论第17-19页
  2-1-2 关于感性工学的基本理论[18]第19-20页
  2-1-3 用户体验层次模型的构建第20-22页
 2-2 与用户体验研究相关的研究及分析方法第22-24页
  2-2-1 影响用户访谈数据的相关因素第22-23页
  2-2-2 访谈的对象选择第23页
  2-2-3 定性数据分析第23-24页
 2-3 感性工学及量化研究的分析方法第24-28页
  2-3-1 语意差分法[19]第24-25页
  2-3-2 层次分析法第25-28页
第三章 触屏手机交互界面的延续性设计研究第28-49页
 3-1 优秀延续性设计案例分析第28-29页
  3-1-1 HTC sense 发展历程第28-29页
  3-1-2 HTC sense 延续性设计第29页
 3-2 联想和联想手机品牌形象第29-32页
  3-2-1 品牌形象研究方法第29-30页
  3-2-2 焦点小组用户选择第30页
  3-2-3 焦点小组脚本第30页
  3-2-4 焦点小组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第30-31页
  3-2-5 语义差分问卷分析第31-32页
  3-2-6 关于联想手机品牌的用户认知结论第32页
 3-3 联想 LeOS 界面样本图片选择第32-34页
  3-3-1 图片收集和整理第33页
  3-3-2 样本选择第33-34页
 3-4 感性语汇的搜集及感性语汇集的建立第34-37页
  3-4-1 感性词汇的搜集第34-35页
  3-4-2 感性词汇集合的建立第35-37页
 3-5 品牌匹配度实验方案第37-42页
  3-5-1 实验方法和对象第37-38页
  3-5-2 访谈流程及问卷第38-39页
  3-5-3 访谈数据整理和分析第39-41页
  3-5-4 品牌匹配度结果分析第41-42页
 3-6 延续性设计研究实验方案第42-49页
  3-6-1 品牌匹配度结果分析第42-43页
  3-6-2 层次结构模型第43页
  3-6-3 实验方法及问卷第43-44页
  3-6-4 访谈对象选择第44-45页
  3-6-5 实验研究过程第45-46页
  3-6-6 实验研究过程第46-48页
  3-6-7 实验研究初步结论第48-49页
第四章 联想乐 PHONE 交互界面延续性设计方案第49-54页
 4-1 延续性设计方案第49-50页
 4-2 界面设计元素说明第50-51页
 4-3 品牌延续性专家评估第51-53页
  4-3-1 专家评估专家要求第51-52页
  4-3-2 专家评估问卷第52页
  4-3-3 专家评估结论第52-53页
 4-4 最终评估结果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A 焦点小组脚本——用户心中的联想手机第59-60页
附录B 问卷(1)——联想品牌感性调查问卷第60-62页
附录C 问卷(2)——样本图形调查问卷第62-72页
附录D 问卷(3)——延续性研究样本图形调查问卷第72-73页
附录E 数据统计——权重系数矩阵第73-76页
附录F 问卷(4)——专家评估问卷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等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视化技术在工程类课程教学中的可用性研究
下一篇:虚拟汽修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