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公司生产物流的精益化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精益理论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对精益生产的研究 | 第13-16页 |
·日本对精益生产的研究 | 第13-14页 |
·欧美国家对精益生产的研究 | 第14-16页 |
·国内对精益生产的研究 | 第16-17页 |
·精益生产理论研究评价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基于精益思想的生产物流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精益生产 | 第19-21页 |
·精益生产价值流 | 第21页 |
·精益生产的支柱 JI T | 第21-22页 |
·拉式生产的工具看板 | 第22页 |
·拉式生产之单件流 | 第22-24页 |
第四章 K公司生产流水线物流状况分析 | 第24-36页 |
·K公司情况简介 | 第24页 |
·生产现场生产线原始布局设计 | 第24-25页 |
·生产现场物流的状况分析 | 第25-33页 |
·生产现场原材料领用流程 | 第25-27页 |
·原材料库存的分析 | 第27-30页 |
·生产线平衡和在制品 WIP | 第30-31页 |
·成品入库流程 | 第31-33页 |
·K公司状况总结 | 第33-36页 |
第五章 K公司精益物流实施方案研究 | 第36-54页 |
·生产布局改进 | 第36-39页 |
·重新规划物流区域,进行可视化建设 | 第39-42页 |
·区域规划 | 第39页 |
·线边货架设计 | 第39-40页 |
·物料配送方案 | 第40-42页 |
·改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线平衡率 | 第42-46页 |
·节拍时间(TaktTime,即TT) | 第42-43页 |
·生产能力 | 第43-44页 |
·生产线平衡率 | 第44-45页 |
·单件流的实现 | 第45-46页 |
·看板拉动生产设计 | 第46-54页 |
·精益生产方式中看板的功能 | 第46-47页 |
·看板管理五大原则 | 第47页 |
·看板的分类 | 第47页 |
·正常流程下看板拉动 | 第47-48页 |
·异常流程下看板拉动 | 第48页 |
·生产线内看板拉动 | 第48-49页 |
·看板卡设计 | 第49页 |
·看板量设计 | 第49-54页 |
第六章 K公司精益物流方案实施及效果验证 | 第54-64页 |
·车间布局的改善 | 第54页 |
·重新规划物流区域效果验证 | 第54-55页 |
·生产现场物流的改善 | 第55-58页 |
·生产现场原材料领用流程 | 第55-56页 |
·生产线平衡和在制品WIP的改善 | 第56页 |
·成品入库流程 | 第56-58页 |
·SAP系统下看板的实施 | 第58-60页 |
·手工看板的实施 | 第58-59页 |
·SAP系统电子看板实施 | 第59-60页 |
·看板实施分析及持续改进 | 第60-62页 |
·看板实施前后效果验证 | 第60-61页 |
·库存准确性对看板叫料的影响和对策 | 第61页 |
·电子看板与手工叫料的冲突 | 第61-62页 |
·看板量的进一步减少 | 第62页 |
·单件流的优化与改进 | 第62-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总结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