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2页 |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问题缘起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9-28页 |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 | 第20-22页 |
·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发展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 | 第22-23页 |
·关于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政策及城乡关系演变的研究 | 第23-25页 |
·关于中国共产党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25-28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30-3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30-32页 |
第2章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论城乡关系 | 第32-68页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思想 | 第32-47页 |
·城乡分离、对立的根源及其历史进步性 | 第32-38页 |
·城乡对立的消极影响及消灭城乡差别的必要性 | 第38-42页 |
·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 第42-47页 |
·列宁和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 第47-60页 |
·认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对城乡关系的双重影响 | 第47-52页 |
·工农联盟革除俄国城乡对立的政治经济基础 | 第52-56页 |
·消灭城乡对立、缩小城乡差别至城乡之间日益接近 | 第56-60页 |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 | 第60-66页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论城乡关系的时空背景 | 第60-63页 |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3章 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必然性 | 第68-107页 |
·新中国成立以前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 第68-84页 |
·中国古代的城乡分野及城乡关系的基本特点与影响 | 第68-74页 |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城乡关系的变化及特点 | 第74-84页 |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与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 第84-90页 |
·改变旧的城乡关系面貌靠民主革命而非改良 | 第84-85页 |
·旧的城乡关系结构性特征与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 第85-90页 |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 | 第90-106页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积累的经验 | 第90-100页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 | 第100-103页 |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 | 第103-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4章 当代发展:新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 | 第107-158页 |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理论探索、政策实践及评析 | 第107-131页 |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理论探索:城乡兼顾 | 第107-111页 |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政策实践及评析 | 第111-131页 |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理论开拓、政策实践及评析 | 第131-142页 |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理论开拓:城乡互动 | 第131-135页 |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政策实践及评析 | 第135-142页 |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理论发展、政策实践及评析 | 第142-155页 |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理论发展:城乡协调 | 第142-146页 |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城乡关系政策实践及评析 | 第146-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5-158页 |
第5章 最新成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创新 | 第158-193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及其新背景 | 第158-167页 |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第158-163页 |
·提出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新背景 | 第163-167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创新 | 第167-173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创新 | 第167-171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创新 | 第171-173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创新 | 第173-186页 |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筹的空间建设重点 | 第174-175页 |
·把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作为统筹的有效途径 | 第175-179页 |
·把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统筹的关键 | 第179-182页 |
·把“试验区”的探索作为统筹的示范窗口 | 第182-186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成效及展望 | 第186-191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成效 | 第186-190页 |
·统筹城乡发展的展望 | 第190-191页 |
本章小结 | 第191-193页 |
结束语 | 第193-199页 |
致谢 | 第199-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215-2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