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意义治疗团体方案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第12-14页
  一、 研究动机第12-14页
  二、 研究目的第14页
 第二节 研究问题第14-16页
  一、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14-15页
  二、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来源特点第15页
  三、 意义治疗团体方案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其各维度是否有即效性第15页
  四、 意义治疗团体方案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其各维度是否有持续效果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探讨第16-29页
 第一节 生命意义感的探讨第16-23页
  一、 有关生命意义感的名词区分与解释第16-17页
  二、 生命意义感的定义第17页
  三、 生命意义感的来源第17-18页
  四、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第18-20页
  五、 生命意义感的实证研究第20-23页
 第二节 意义治疗的探讨第23-27页
  一、 意义治疗理论的发展背景第24页
  二、 意义治疗理论的基本概念第24-26页
  三、 意义治疗理论的应用第26-27页
 第三节 对本研究的的启示第27-29页
  一、 意志自由的训练与苦难意义的了解是团体辅导的重要目标第27页
  二、 意志力的训练与责任感的培养是团体辅导的情意目标第27-28页
  三、 安排创造性与体验性的活动以探索生命的价值第28页
  四、 指导者应该是意义的引导者而非灌输者第28页
  五、 团体辅导应包括死亡的意义第28-29页
第三章 研究 1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研究第29-41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9页
  一、 研究目的第29页
  二、 研究假设第29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9-31页
  一、 研究对象第29页
  二、 研究工具第29-30页
  三、 研究过程第30页
  四、 数据处理第30-31页
 第三节 研究结果第31-37页
  一、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第31页
  二、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31-34页
  三、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来源分析第34-36页
  四、 访谈结果分析第36-37页
 第四节 讨论第37-40页
  一、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第37-38页
  二、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性别差异第38页
  三、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年级差异第38-39页
  四、 有无躯体疾病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第39页
  五、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来源分析第39-40页
 第五节 对干预方案的启示第40-41页
第四章 研究 2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团体干预研究第41-63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41页
  一、 研究目的第41页
  二、 研究假设第41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41-55页
  一、 研究设计第41-42页
  二、 研究对象第42页
  三、 研究工具第42-43页
  四、 实验方案第43-46页
  五、 实施过程第46-55页
 第三节 研究结果第55-60页
  一、 辅导效果定量统计结果第55-57页
  二、 实验组成员回馈的结果第57-59页
  三、 实验组个案分析第59-60页
 第四节 讨论第60-63页
  一、 关于团体辅导结果的讨论第60页
  二、 团体辅导效果影响因素的讨论第60-6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63-70页
 第一节 结论第63-65页
  一、 量化资料部分第63页
  二、 质性资料部分第63-65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第65-66页
  一、 研究样本方面第65页
  二、 研究设计方面第65-66页
  三、 研究方法方面第66页
  四、 研究者方面第66页
  五、 观察者方面第66页
  六、 质性资料方面第66页
 第三节 建议第66-70页
  一、 对学校辅导工作的建议第66-67页
  二、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约会暴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