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索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现状第8-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条件和重要意义第14-21页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第14页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条件第14-16页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紧迫性第15页
     ·高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各方面占有资源的优越性第15-16页
   ·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第16-2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第16-17页
     ·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和自身修养的需要第17页
     ·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需要第17-18页
     ·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需要第18-19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第19-21页
第三章 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第21-3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第21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现状分析第21-27页
     ·课程无用论第24-25页
     ·逆反心理第25-26页
     ·从众心理第26页
     ·刻板效应和自卑心理第26-27页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分析第27-33页
     ·重视入学教育,摆正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第27-28页
     ·抚顺逆反情绪,化阻力为动力第28-29页
     ·克服“从众化”心理,推进“大众化”工作第29-31页
     ·化解理论学习的自卑心理,重获学习的自觉与自信第31-33页
第四章 以第二课堂为依托,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载体第33-43页
   ·对第二课堂的界定第33页
   ·第二课堂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优势第33-34页
   ·第二课堂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索第34-42页
     ·稳固社会实践活动彰显时代特色的作用第34-35页
     ·增强理论社团引领先进文化的作用第35-37页
     ·重视学生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第37-38页
     ·强化校园文化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第38-40页
     ·发挥大众传媒弘扬主旋律的作用第40-42页
   ·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引导管理,与主课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第42-43页
结论:创设立体的教育接受环境,增强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