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拜金主义思潮概述及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17-25页 |
一、拜金主义思潮的概述 | 第17-23页 |
(一) 拜金、拜金主义与拜金主义思潮的涵义 | 第17-19页 |
(二) 拜金主义思潮的产生原因及发展历史 | 第19-21页 |
(三) 拜金主义思潮的特征 | 第21-23页 |
二、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23-25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23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状况分析 | 第25-41页 |
一、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分析 | 第25-32页 |
(一) 拜金主义思潮引发大学生理想和信念危机 | 第26-27页 |
(二) 拜金主义导致部分大学生生活观的庸俗化 | 第27-30页 |
(三) 拜金主义思潮诱发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甚至犯罪 | 第30-32页 |
二、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32-41页 |
(一) 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 | 第32-33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 | 第33-35页 |
(三) 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 第35-40页 |
(四)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拜金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教育引导对策研究 | 第41-51页 |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 | 第41-46页 |
(一)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 第41-43页 |
(二) 加强金钱观义利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43-45页 |
(三)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好学修德的校园文化氛围 | 第45-46页 |
二、优化社会环境,消除拜金主义思潮滋生的土壤 | 第46-48页 |
(一) 优化传播环境 | 第47页 |
(二) 净化社会风气 | 第47-48页 |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抵制拜金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 第48页 |
(一) 学校要帮助大学生加强与父母沟通和联系 | 第48页 |
(二) 父母应主动与子女的沟通,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 | 第48页 |
四、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自身鉴别能力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学术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