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4-15页 |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委托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5-16页 |
·剩余所有权理论 | 第16页 |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16-17页 |
·管理激励理论 | 第17-18页 |
·现代企业制度 | 第18页 |
·分析范式及逻辑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分析方法 | 第19页 |
·逻辑框架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我国股权激励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21-26页 |
·股改前股权激励的探索 | 第21-22页 |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 | 第22-23页 |
·相关政策背景 | 第23-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情况 | 第26-29页 |
·我国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存在问题 | 第29页 |
·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31-41页 |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1页 |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对比 | 第31-39页 |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概念表述 | 第32页 |
·业绩对比分析 | 第32-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规范设计 | 第41-62页 |
·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要素分析 | 第42-51页 |
·激励目的与激励对象 | 第42-43页 |
·激励模式 | 第43-45页 |
·股票来源与资金来源 | 第45-47页 |
·授予规模 | 第47-48页 |
·行权价格与时间安排 | 第48-51页 |
·绩效考核指标 | 第51-54页 |
·案例分析 | 第54-62页 |
·长园集团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第54-58页 |
·大华股份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第58-60页 |
·对比分析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政策建议 | 第63-65页 |
·完善资本市场 | 第63页 |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 第63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法律法规 | 第63-64页 |
·加强监管力度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一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一览表 | 第68-7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