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目录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6页 |
·研究缘起 | 第13-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 第21-22页 |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 第22-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研究路线 | 第24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难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6-37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基本理论 | 第26-30页 |
·“生态旅游”与“标准”的概念 | 第26-27页 |
·生态旅游标准的概念 | 第27-28页 |
·生态旅游标准的法律功能 | 第28-29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概念 | 第29-30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法学基础理论 | 第30-34页 |
·环境权与环境发展权理论 | 第30-32页 |
·利益及利益机制理论 | 第3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2-33页 |
·市场规制理论 | 第33-34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 第34-37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34-35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5-36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国外生态旅游标准体系分析与启示 | 第37-48页 |
·国外生态旅游标准体系发展演化 | 第37-42页 |
·绿色环球21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Green Globe 21) | 第37-38页 |
·欧洲VISIT认证体系 | 第38-39页 |
·澳大利亚自然与生态旅游认证体系(NEAP) | 第39-40页 |
·Smart Voyager生态旅游认证体系 | 第40-42页 |
·国外生态旅游标准及认证体系特点总结 | 第42-44页 |
·国外生态旅游标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8页 |
·应尽快建立生态旅游标准体系 | 第44-45页 |
·提高生态旅游标准体系构建的公众参与程度 | 第45页 |
·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相关制度 | 第45-46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构建需与国际接轨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现状剖析 | 第48-61页 |
·我国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现状 | 第48-55页 |
·我国生态旅游标准及认证体系的实施情况 | 第48-49页 |
·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实证分析 | 第49-55页 |
·我国生态旅游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55-57页 |
·生态旅游标准的缺失 | 第55页 |
·生态旅游标准制定规划不明确 | 第55-56页 |
·生态旅游组织管理机构重叠 | 第56页 |
·生态旅游标准化专业人才匮乏 | 第56-57页 |
·我国生态旅游标准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7-61页 |
·生态旅游法律法规滞后 | 第57-58页 |
·生态旅游标准化和环境教育意识淡薄 | 第58-59页 |
·生态旅游管理体制混乱 | 第59-60页 |
·生态旅游标准实施运行保障措施缺失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61-81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基本理念 | 第61-62页 |
·生态优先理念 | 第61页 |
·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61-62页 |
·利益和谐理念 | 第62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62-64页 |
·协调发展原则 | 第62-63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63页 |
·公共参与原则 | 第63-64页 |
·突出重点原则 | 第64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 | 第64-81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宏观整体规划 | 第64-65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结构 | 第65-67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项目表 | 第67-70页 |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具体内容设计 | 第70-81页 |
第六章 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法律保障 | 第81-97页 |
·提供生态旅游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 第81-82页 |
·完善生态旅游标准体系法律制度 | 第82-91页 |
·生态旅游标准主体法律制度 | 第82-83页 |
·生态旅游标准制定程序制度 | 第83-85页 |
·生态旅游标准档案制度 | 第85-86页 |
·生态旅游标准备案备查制度 | 第86-87页 |
·生态旅游标准环境教育制度 | 第87-88页 |
·生态旅游标准社区参与制度 | 第88-89页 |
·生态旅游认证制度 | 第89-90页 |
·生态旅游标准责任制度 | 第90-91页 |
·生态旅游标准实施的运行保障机制 | 第91-97页 |
·建立多元组织保障机制 | 第92-93页 |
·建立生态旅游标准的宣贯机制 | 第93页 |
·建立生态旅游标准的评估机制 | 第93-94页 |
·建立生态旅游标准的修订机制 | 第94-95页 |
·建立生态旅游标准的监督机制 | 第95-96页 |
·建立生态旅游标准的激励机制 | 第96-97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97-99页 |
·研究结论 | 第97-98页 |
·研究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1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103-104页 |
附录2 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 第104-105页 |
附录3 调查问卷样卷 | 第105-107页 |
附录4 访谈提纲样卷 | 第107-108页 |
附录5 生态旅游游客行为规范草案 | 第108-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