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引言 | 第9页 |
·粉煤灰概述 | 第9-15页 |
·粉煤灰的形成过程及分类 | 第9-11页 |
·粉煤灰的组成和结构 | 第11-13页 |
·粉煤灰的危害 | 第13-14页 |
·粉煤灰的用途 | 第14-15页 |
·国内外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酸法 | 第16-18页 |
·碱法 | 第18-20页 |
·酸碱联合法 | 第20-21页 |
·其他方法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氧化铝浓度分析 | 第25-26页 |
·氧化钠浓度分析 | 第26页 |
·二氧化硅浓度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高铝粉煤灰的物相和微观结构 | 第28-33页 |
·粉煤灰的物相分析 | 第28-30页 |
·粉煤灰的微观结构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粉煤灰处理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 第33-70页 |
·粉煤灰碳热还原实验探索 | 第33-37页 |
·粉煤灰、碳酸钠、碳粉混合焙烧制取铝酸钠和碳化硅 | 第34-35页 |
·粉煤灰、石灰、碳粉和铁粉混合焙烧制取铝酸钙和硅铁合金 | 第35-36页 |
·粉煤灰、碳粉和铁粉混合焙烧制取硅铁合金 | 第36-37页 |
·氢氟酸法处理粉煤灰 | 第37-45页 |
·溶出条件对粉煤灰中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溶出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粉煤灰与氢氟酸反应机理研究 | 第40-43页 |
·粉煤灰氢氟酸处理渣浮选实验 | 第43-45页 |
·粉煤灰碱法焙烧实验 | 第45-51页 |
·粉煤灰、碳酸钠(氢氧化钠)两组分焙烧实验 | 第45-49页 |
·粉煤灰焙烧熟料的物相、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粉煤灰、石灰、碳酸钙三组分焙烧实验探索 | 第50-51页 |
·碱溶法处理粉煤灰 | 第51-68页 |
·粉煤灰低温碱溶脱硅实验 | 第51-57页 |
·粉煤灰脱硅渣溶出实验 | 第57-60页 |
·粉煤灰高温碱溶实验 | 第60-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