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的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研究--以川渝地区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 ·选题依据 | 第8-13页 |
| ·天然气资源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 ·解决天然气产消失衡问题的紧迫性 | 第10-13页 |
| ·缓解供需矛盾问题的思路总结 | 第13页 |
|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3-15页 |
| ·国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3-14页 |
| ·国内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案 | 第15-17页 |
| ·天然气产销现状及缺口问题概述 | 第15-16页 |
| ·天然气协调控制研究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创新及思路 | 第17页 |
|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及天然气大系统分析 | 第20-32页 |
| ·相关理论简介 | 第20-23页 |
| ·大系统控制论 | 第20页 |
| ·广义模型化方法 | 第20-21页 |
|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基础理论 | 第21-22页 |
| ·大系统分析的任务 | 第22-23页 |
| ·川渝地区天然气气生产与销售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 ·川渝地区天然气开采业概况 | 第23-24页 |
| ·川渝地区天然气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 第24页 |
| ·川渝地区天然气消费市场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 ·川渝地区天然气销售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 第25-27页 |
| ·川渝地区天然气产销业务链分析及大系统构建 | 第27-32页 |
| ·川渝地区天然气产销业务链 | 第28-30页 |
| ·天然气产销大系统的提出 | 第30-32页 |
| 第3章 天然气协调控制系统广义模型化 | 第32-49页 |
| ·天然气协调控制系统模型需求分析 | 第32-35页 |
| ·天然气产销协调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 ·天然气企业面临的产销协调控制问题分析 | 第34-35页 |
| ·构建天然气协调控制大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分析 | 第35页 |
| ·天然气生产子系统概念模型化 | 第35-39页 |
| ·生产子系统二级子系统关联分析 | 第35-36页 |
| ·生产子系统影响因子关联分析 | 第36-37页 |
| ·生产子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第37-39页 |
| ·川渝地区天然气销售子系统模型化 | 第39-47页 |
| ·消费子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 ·消费子系统影响因子及关联分析 | 第43-44页 |
| ·销售子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第44-47页 |
| ·天然气协调控制系统模型化 | 第47-49页 |
| ·协调控制系统关系模型建立 | 第47页 |
| ·协调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第47-49页 |
| 第4章 天然气产销动态大系统协调控制模型 | 第49-57页 |
| ·天然气产销大系统协调发展的多级递阶结构 | 第49-50页 |
| ·天然气产销大系统控制模型 | 第50-54页 |
| ·子系统状态方程模型 | 第50-51页 |
| ·协调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 | 第51-52页 |
| ·动态协调控制大系统模型结构的确定 | 第52-53页 |
| ·模型结构形式的简化 | 第53-54页 |
| ·天然气产销大系统自适应协调控制 | 第54-57页 |
| ·时变参数的估计与预测 | 第54-55页 |
| ·状态变量的自适应预测 | 第55页 |
| ·自适应协调控制算法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控制模型的应用及评价 | 第57-66页 |
| ·天然气产销动态大系统协调控制模型应用 | 第57-58页 |
| ·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为例 | 第57-58页 |
|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58页 |
| ·控制模型在本案例中的应用 | 第58-64页 |
| ·状态方程模型调整及化简 | 第59-60页 |
| ·模型求解及优化 | 第60-61页 |
| ·案例结论分析 | 第61-64页 |
| ·决策分析 | 第64页 |
| ·控制模型评价 | 第64-66页 |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6-68页 |
| ·总结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