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图清单 | 第11-12页 |
表清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数据选择和内容结构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数据选择 | 第17页 |
·内容结构 | 第17-19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献评论 | 第21-36页 |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度量 | 第21-25页 |
·民营企业的概念 | 第21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21-22页 |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22-23页 |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 | 第23-25页 |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25-34页 |
·影响因素 | 第25-34页 |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36-46页 |
·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 | 第36-42页 |
·民营企业 | 第36-38页 |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 第38-39页 |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39-42页 |
·研究思路 | 第42-44页 |
·命题系统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宏观环境的探究 | 第46-56页 |
·研究思路 | 第46-47页 |
·FDI 的动因及其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个简单模型 | 第47-50页 |
·经济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50-54页 |
·建模思路及基本方法 | 第50-51页 |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第51-52页 |
·回归结果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创建 | 第56-70页 |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界定及指标选择 | 第56-60页 |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 第56页 |
·指标体系的选定 | 第56-60页 |
·确定评价方法 | 第60-63页 |
·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的比较 | 第60-61页 |
·主成分分析法及其步骤 | 第61-63页 |
·经济计量分析 | 第63-69页 |
·样本数据来源及选取原则 | 第63页 |
·民营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63-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 | 第70-96页 |
·研究假设 | 第70-72页 |
·关于企业家能力的假设 | 第70-71页 |
·关于高管特征的假设 | 第71页 |
·关于组织机构的假设 | 第71-72页 |
·研究设计 | 第72-75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72页 |
·模型设计 | 第72-75页 |
·实证分析 | 第75-92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75-78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78-82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82-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6页 |
·内容与结论 | 第92-94页 |
·讨论 | 第94-96页 |
第七章 资本结构因素的影响 | 第96-116页 |
·研究假设 | 第96-98页 |
·关于债权结构的假设 | 第96-97页 |
·关于股权结构的假设 | 第97-98页 |
·研究设计 | 第98-100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98页 |
·模型设计 | 第98-100页 |
·实证分析 | 第100-11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00-102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102-103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03-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内容与结论 | 第113-114页 |
·讨论 | 第114-116页 |
第八章 企业战略因素的影响 | 第116-146页 |
·研究假设 | 第116-118页 |
·关于多元化的假设 | 第116-117页 |
·关于国际化的假设 | 第117页 |
·关于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假设 | 第117-118页 |
·研究设计 | 第118-123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18页 |
·模型设计 | 第118-123页 |
·实证分析 | 第123-142页 |
·多元化的实证分析 | 第123-129页 |
·国际化的实证分析 | 第129-135页 |
·多元化与国际化交叉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135-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6页 |
·内容与结论 | 第142-143页 |
·讨论 | 第143-146页 |
第九章 综合影响及作用机制 | 第146-168页 |
·综合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 | 第146-161页 |
·对变量的补充说明 | 第146-147页 |
·对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147-149页 |
·对国内不同区域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149-156页 |
·对中国不同行业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156-161页 |
·作用机制 | 第161-166页 |
·基本验证性模型 | 第162-164页 |
·高阶验证性模型 | 第164-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6-168页 |
第十章 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税收为例 | 第168-186页 |
·政策环境与企业发展 | 第168-169页 |
·民营企业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 第169-171页 |
·税收对企业影响的基本机制 | 第171-173页 |
·一次性收税对企业的影响 | 第172页 |
·对企业利润收一个比例税 | 第172-173页 |
·对企业生产要素收一个比例税 | 第173页 |
·税收对企业发展的经验研究 | 第173-180页 |
·税收公平分析 | 第174-179页 |
·税收效率分析 | 第179-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180-186页 |
第十一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86-190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86-187页 |
·启示 | 第187-18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89-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203页 |
致谢 | 第203-20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4-205页 |
附表 468 家民营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及其排名 | 第205-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