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1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一、国外的可转换债券文献分析 | 第12-14页 |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8-21页 |
一、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二、本文研究框架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可转换债券概述 | 第21-31页 |
第一节 可转换债券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3页 |
一、可转换债券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2页 |
二、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可转换债券的含义及在公司融资中的作用 | 第23-31页 |
一、可转换债券的定义 | 第23-25页 |
二、可转换债券的特征 | 第25-27页 |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方式的优势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可转换债券发行策略 | 第31-42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条件 | 第31页 |
第二节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时机选择及发行程序 | 第31-38页 |
一、可转换债券可行性分析 | 第32-34页 |
二、申请阶段 | 第34页 |
三、核准阶段 | 第34-35页 |
四、发行阶段 | 第35页 |
五、上市阶段 | 第35页 |
六、确定合适的转换价格 | 第35-37页 |
七、灵活安排转债的条款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38-42页 |
第四章 可转换债券的实证研究 | 第42-53页 |
第一节 样本数据搜集 | 第42页 |
第二节 指标选取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第45-53页 |
一、描述性分析 | 第45-48页 |
二、实证检验分析 | 第48-53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及不足 | 第53-56页 |
第一节 本文的政策建议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本文的局限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