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方法第10页
  (一)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第10页
  (二) 文献分析法第10页
  (三) 对比研究法第10页
  (四) 图表分析法第10页
 三、研究内容第10-11页
 四、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1-13页
  (一) 创新点第11-12页
  (二) 不足之处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18页
 一、主导产业综述第13-14页
  (一) 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第13页
  (二) 赫希曼基准第13页
  (三) 筱原基准第13-14页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综述第14-18页
  (一) 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第14页
  (二) 学者层面: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架构第14-18页
第三章 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实分析第18-30页
 一、战略意义第18-27页
  (一) 壮大自身实力,加快融入长三角的迫切需要第18-20页
  (二)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第20-24页
  (三) 提升经济辐射力,加速安徽率先崛起的必经之路第24-27页
 二、现实条件第27-30页
  (一) 经济实力—前提第27页
  (二) 产业基础—优势第27-28页
  (三) 开发园区—载体第28页
  (四) 科技人才—支撑第28-29页
  (五) 政策机遇—保障第29-30页
第四章 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第30-34页
 一、理论依据第30-32页
  (一) 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标准对比第30-31页
  (二) 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特征第31-32页
 二、实践依据第32-34页
  (一) 国家层面第32页
  (二) 省级层面第32-33页
  (三) 合肥层而第33-34页
第五章 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的实证分析第34-46页
 一、合肥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第34-38页
 二、沪宁杭主导产业的选择第38-42页
  (一) 上海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第38-39页
  (二) 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第39-40页
  (三) 杭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第40-42页
 三、合肥与沪宁杭三市主导产业对比分析第42-43页
 四、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分析第43-46页
第六章 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第46-52页
 一、亟待理顺几大关系第46-48页
  (一) 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第46页
  (二)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第46-47页
  (三)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第47-48页
  (四)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第48页
 二、对策建议第48-52页
  (一) 规划引导,合理布局第48-49页
  (二) 财税激励,金融支持第49-50页
  (三) 培育市场,优化环境第50页
  (四) 创新发展,重视人才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肥燃气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