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5页 |
| 第一章 新课标对选文的要求及新课改后选文的变化 | 第15-23页 |
| 第一节 新课标对选文的要求 | 第15-19页 |
| 一、新课改前选文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二、新课标下应坚持的选文原则 | 第17-19页 |
| 第二节 新课改后选文的变化 | 第19-23页 |
| 一、时文的数量增多 | 第19页 |
| 二、外国文学作品数量增加,作者地域分布更加广泛 | 第19-20页 |
| 三、文学性作品数量占优势 | 第20-21页 |
| 四、选文题材更加广泛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分析 | 第23-42页 |
| 第一节 选文系统的单元编制 | 第23-26页 |
| 第二节 古代作品选文分析 | 第26-33页 |
| 一、新课标对古代作品的选文要求 | 第26-28页 |
| 二、古代作品的选文编排方式 | 第28页 |
| 三、文言文选文分析 | 第28-29页 |
| 四、古代白话小说选文分析 | 第29-30页 |
| 五、古代诗歌选文分析 | 第30-33页 |
| 第三节 现代作品选文分析 | 第33-42页 |
| 一、新课标对现代作品的选文要求 | 第34页 |
| 二、现代作品的选文编排方式 | 第34页 |
| 三、实用文体的选文分析 | 第34-37页 |
| 四、文学文体的选文分析 | 第37-42页 |
| 第三章 人教社两版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分析 | 第42-52页 |
| 第一节 两版教科书选文篇目的变化 | 第42-44页 |
| 第二节 删改选文的去向及原因探究 | 第44-48页 |
| 一、被删选文的去向 | 第44-45页 |
| 二、选文变化的原因探究 | 第45-48页 |
| 第三节 选文变化引发的思考及选文建议 | 第48-52页 |
| 一、选文修订的局限性 | 第48-49页 |
| 二、对语文教科书选文的建议 | 第49-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注释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版)目录 | 第57-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