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科技中介与科技型企业基础理论 | 第18-27页 |
·科技型企业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科技型企业定义 | 第18页 |
·科技型企业的特征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科技型企业的范围 | 第19页 |
·科技中介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科技中介定义 | 第19-20页 |
·科技中介的分类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的科技中介范围 | 第21页 |
·科技中介的特征 | 第21-22页 |
·国内外科技中介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发达国家科技中介发展历程 | 第22页 |
·发达国家发展科技中介的实践经验 | 第22-23页 |
·国外先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的启迪 | 第23-24页 |
·我国科技中介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我国科技中介发展趋势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科技中介服务与科技型企业发展互动作用 | 第27-32页 |
·科技中介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28-29页 |
·“政府之手”效力 | 第28页 |
·科技中介的资源集聚效力 | 第28页 |
·科技中介的环境搭建效力 | 第28页 |
·科技中介的信息导向效力 | 第28页 |
·科技中介的成本降低效力 | 第28-29页 |
·科技型企业发展对科技中介服务的反作用 | 第29-30页 |
·科技型企业发展对科技中介的吸引 | 第29页 |
·科技型企业发展对科技中介服务质量的提升 | 第29页 |
·科技型企业发展对科技中介定位的改变 | 第29-30页 |
·科技中介服务与科技型企业互动发展的作用 | 第30-32页 |
·科技中介与科技型企业在互动发展中实现双赢 | 第30页 |
·互动发展促进了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的联通与合作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天津市东丽区促进科技中介与科技型企业互动发展案例研究 | 第32-42页 |
·天津市东丽区科技中介与科技企业互动发展概状 | 第32-33页 |
·天津市科技中介服务水平提升瓶颈 | 第33-35页 |
·示范机构相对缺乏 | 第33页 |
·产业规模有待扩大 | 第33-34页 |
·行业机制尚未健全 | 第34页 |
·专业人才极度匮乏 | 第34-35页 |
·国际接轨差距较大 | 第35页 |
·天津市东丽区促进科技中介和科技型企业发展新举措 | 第35-37页 |
·科技孵化遍地开花 | 第35-36页 |
·科技金融创新服务 | 第36页 |
·科技人才大力培养 | 第36页 |
·成果转化飞速发展 | 第36-37页 |
·天津市东丽区提升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典型案例 | 第37-42页 |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 第37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 | 第37-38页 |
·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建设 | 第38-42页 |
第五章 提升天津市科技中介服务质量、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实施对策 | 第42-48页 |
·完善政府在促进科技中介发展中的作用 | 第42-45页 |
·政府的引导作用 | 第42-43页 |
·政府的扶植作用 | 第43-44页 |
·政府的规范作用 | 第44页 |
·政府的公共服务作用 | 第44-45页 |
·政府的保障作用 | 第45页 |
·科技中介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 第45-48页 |
·提高科技中介人才质量 | 第45-46页 |
·积极创新,多元化发展 | 第46页 |
·成立行业协会,完善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科技中介、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组建战略同盟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50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8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48页 |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