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8-10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三) 关于商会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四) 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14-15页 |
1. 非营利组织 | 第14页 |
2. 商会和异地商会 | 第14页 |
3. 人力资源管理 | 第14-15页 |
(五) 研究重点、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新疆异地商会及异地商会的基本情况 | 第16-21页 |
(一) 新疆异地商会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 数量 | 第16页 |
2. 社会贡献 | 第16-17页 |
(二) 新疆异地商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17-21页 |
1. 新疆异地商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 | 第17-19页 |
2. 新疆异地商会的人力资源构成 | 第19-20页 |
3. 新疆异地商会的人力资源来源 | 第20-21页 |
二、 新疆异地商会及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29页 |
(一) 新疆异地商会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21-22页 |
1. 异地商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登记管理制度有“空白” | 第21页 |
2. 行政干预过多,“强行政,弱民间” | 第21-22页 |
3. 商会组织自身建设薄弱,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差 | 第22页 |
(二) 新疆异地商会工作人员 | 第22-25页 |
1. 党政领导干部在商会兼职 | 第22页 |
2. 商会会员排他意识 | 第22-23页 |
3. 缺乏职业化、专业化的专职人员 | 第23页 |
4. 组织认同感弱 | 第23-24页 |
5. 用人机制不够严密 | 第24页 |
6. 缺乏先进组织文化的领导 | 第24-25页 |
(三) 新疆异地商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未确立 | 第25页 |
2. 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配置 | 第25-26页 |
3.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 第26-27页 |
4. 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缺乏 | 第27-28页 |
5. 人力资源管理缺少专项资金保障 | 第28-29页 |
三、 基于异地浙江商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29-32页 |
(一) 异地浙江商会的简介 | 第29-30页 |
(二) 异地浙江商会会长 | 第30页 |
(三) 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30-32页 |
1. 建立有效外联机制 | 第31页 |
2. 建立会长评价机制 | 第31页 |
3. 提高对商会人员的培训 | 第31-32页 |
四、 基于新疆异地商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相应策略 | 第32-42页 |
(一) 新疆异地商会体制及相关政策方面 | 第32-34页 |
1. 建立强化政府为商会服务的体制 | 第32页 |
2. 完善商会的管理体制 | 第32-33页 |
3. 加强商会的职能体制 | 第33页 |
4. 出台促进新疆异地商会发展的相关政策 | 第33-34页 |
(二) 新疆异地商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 第34-42页 |
1. 树立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 第34页 |
2. 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 第34-35页 |
3. 构建新疆异地商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 第35-36页 |
4. 健全管理人员录用机制 | 第36-37页 |
5.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考核体系 | 第37-39页 |
6. 健全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7. 建立相应的组织文化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