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16页 |
一、缘起 | 第9-13页 |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3页 |
1、理论背景 | 第9页 |
2、国外学校文化的资料 | 第9-10页 |
3、国内学校文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二、学校文化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三、学校文化功能的再认识 | 第14-15页 |
(一) 学校文化的教育功能 | 第14页 |
(二) 学校文化的引领功能 | 第14页 |
(三) 学校文化的约束和激励功能 | 第14页 |
(四) 学校文化的凝聚功能 | 第14页 |
(五) 学校文化的辐射功能 | 第14-15页 |
四、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一) 课题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学校文化创新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一、学校文化创新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一) 学校文化的定义 | 第16页 |
(二) 创新的内涵 | 第16页 |
(三) 创新的特征 | 第16-17页 |
(四) 学校文化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第17页 |
二、中学学校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 第17-19页 |
(一) 学校文化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17-18页 |
(二) 学校文化创新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 第18页 |
(三) 学校文化创新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第18-19页 |
三、中学学校文化创新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 第19-22页 |
(一) 中学学校文化创新的任务 | 第19-20页 |
1、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 第19页 |
2、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 第19页 |
3、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 第19页 |
4、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 第19-20页 |
(二) 中学学校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20-22页 |
1、传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原则 | 第20页 |
2、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原则 | 第20页 |
3、人本原则 | 第20页 |
4、持之以恒原则 | 第20-21页 |
5、主体性与自主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21页 |
6、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学校文化创新实践研究——以宁波市直属中学学校文化建设为个案研究 | 第22-33页 |
一、宁波市直属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2-28页 |
(一) 宁波市直属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 | 第22-26页 |
1、充分挖掘传统文化 | 第22-23页 |
2、精心打造环境文化 | 第23-24页 |
3、全面构建制度文化 | 第24页 |
4、努力营造观念文化 | 第24-26页 |
5、积极倡导特色文化 | 第26页 |
(二) 宁波市直属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三) 宁波市直属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1、学校原因 | 第27-28页 |
2、社会原因 | 第28页 |
二、宁波镇海中学的文化建设 | 第28-33页 |
(一)地域概况 | 第28-29页 |
(二) 学校概况 | 第29-30页 |
(三) 宁波市镇海中学学校文化研究 | 第30-33页 |
1、人文光芒的照耀 | 第30-31页 |
2、和谐境界的追求 | 第31-32页 |
3、自主精神的张扬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中学学校文化创新思考 | 第33-37页 |
一、中学学校文化创新需处理好的关系 | 第33-34页 |
(一) 中学学校文化创新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 | 第33页 |
(二) 中学学校文化创新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 第33页 |
(三) 中学学校文化创新要处理好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 第33-34页 |
二、中学学校文化创新的策略 | 第34-36页 |
(一) 提炼传统文化,赋予学校文化时代精神 | 第34页 |
(二) 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优质教育内核 | 第34页 |
(三) 深化服务内涵,打造服务品牌 | 第34页 |
(四) 建设优秀团队,打造师资品牌 | 第34-35页 |
(五) 美化绿化校园,打造优质教育环境 | 第35页 |
(六) 着眼学校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文化 | 第35页 |
(七)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打造教育品牌 | 第35-36页 |
三、对中学学校文化创新的反思 | 第36-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