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基于2009年扭亏公司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导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框架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 ·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 | 第14-17页 |
| ·盈余管理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 ·盈余管理的界定 | 第17-18页 |
| ·一般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 第18-25页 |
|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 第25-26页 |
| ·国内外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 ·国外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第26-27页 |
| ·国内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第27-29页 |
| ·常用的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方式 | 第29-32页 |
| 3.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2-42页 |
| ·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 ·模型选择与构建 | 第33-36页 |
| ·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检验模型 | 第34页 |
|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偏好性检验模型 | 第34-36页 |
| ·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36-38页 |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42页 |
| ·扭亏样本的行业性描述 | 第38-40页 |
| ·扭亏样本与控制样本的匹配性分析 | 第40-42页 |
| 4. 实证检验 | 第42-48页 |
| ·亏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检验 | 第42-45页 |
| ·2009年度扭亏样本数据的初步描述性分析 | 第42-44页 |
| ·扭亏样本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频率分布检验 | 第44-45页 |
|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偏好性检验 | 第45-48页 |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 | 第55-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