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1. 绪论 | 第14-17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产生的背景 | 第14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 ·论文思路、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 第17-26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第17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背景 | 第17-18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点 | 第18-19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 ·探索阶段 | 第19-20页 |
| ·推广阶段 | 第20-21页 |
| ·发展阶段 | 第21页 |
| ·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 | 第21-22页 |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 | 第22-25页 |
| ·商业银行和关键部门对政府融资平台的关注 | 第25-26页 |
|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概述 | 第26-35页 |
|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 第26页 |
| ·微观项目及平台风险 | 第26-32页 |
| ·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自身经营风险 | 第26-29页 |
| ·政府投融资平台项目公司体制风险 | 第29-30页 |
| ·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管理风险 | 第30-32页 |
| ·担保风险问题 | 第32-33页 |
| ·宏观政策调整风险与平台信贷风险的作用与反作用 | 第33-35页 |
| 4. 资产价格变动对银行贷款影响实证分析 | 第35-47页 |
| ·政府融资平台以土地收入作为银行贷款的第二来源比例有明显的扩大趋势 | 第35-39页 |
| ·房价地价与不良贷款关系 | 第39-42页 |
| ·贷款偿还风险等级比例变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第42-47页 |
| 5. 案例分析——兴业银行 | 第47-52页 |
| ·兴业银行贷款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 ·土地资产注入城投公司模式 | 第48-52页 |
| ·资产注入作用 | 第48-49页 |
| ·资产注入的政策许可 | 第49页 |
| ·先发城市探索 | 第49-50页 |
| ·兴业银行平台贷款客户中的注入资本情况 | 第50页 |
| ·注入资本价值核算对兴业银行的影响 | 第50-52页 |
| 6. 应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对策分析 | 第52-63页 |
| ·规范商业银行行为 | 第52-56页 |
| ·对于存量贷款 | 第52-53页 |
| ·对于增量贷款 | 第53-56页 |
|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 第56-57页 |
| ·定位平台,整合资源 | 第56-57页 |
| ·关注资本金,限制财务比率 | 第57页 |
| ·健全平台治理结构,内外兼修 | 第57页 |
| ·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化操作 | 第57页 |
|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 第57-59页 |
| ·规范地方政府短期行动 | 第57-58页 |
| ·长期性制度改革 | 第58-59页 |
| ·开拓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 | 第59-61页 |
| ·让政府直接面对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 第59-60页 |
| ·推动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 | 第60-61页 |
| ·地方融资平台其他渠道 | 第61页 |
| ·政策协调减少平台风险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后记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