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测度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16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关于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 第11-12页 |
| ·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研究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 第13-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 ·论文构架图 | 第15-16页 |
| 2 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 第16-25页 |
|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 第16-24页 |
| ·创新理论发展史 | 第16-19页 |
| ·技术创新的概念 | 第19-20页 |
| ·技术创新的分类 | 第20-21页 |
| ·技术创新的特征 | 第21-22页 |
| ·技术创新过程 | 第22-24页 |
| ·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 | 第24-25页 |
| 3 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 | 第25-35页 |
| ·铁路运输企业及其特点 | 第25-29页 |
| ·铁路运输企业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 ·铁路运输企业的特点 | 第26-29页 |
| ·铁路运输企业的自主创新 | 第29-30页 |
| ·铁路运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第30-35页 |
| ·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涵义 | 第30页 |
| ·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30-35页 |
| 4 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研究 | 第35-45页 |
| ·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5-37页 |
| ·科学性原则 | 第35页 |
| ·导向性原则 | 第35页 |
| ·可比性原则 | 第35-36页 |
| ·操作性原则 | 第36页 |
| ·系统性原则 | 第36页 |
| ·动态性原则 | 第36-37页 |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 第37页 |
| ·互斥性原则 | 第37页 |
| ·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39页 |
| ·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 | 第37-38页 |
| ·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 | 第38页 |
|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 第38页 |
| ·技术创新环境指标 | 第38-39页 |
| ·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 | 第39-43页 |
| ·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 | 第39-42页 |
| ·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 | 第42页 |
|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 第42-43页 |
| ·技术创新环境指标 | 第43页 |
| ·组织实施过程 | 第43-45页 |
| 5 提升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45-56页 |
| ·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 ·提高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 第48-56页 |
| ·前人的借鉴经验 | 第48-49页 |
| ·铁路运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 第49-56页 |
| 6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附录 A | 第58-59页 |
| 索引 | 第59-60页 |
| 作者简历 | 第60-6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