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1 引言 | 第13-2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网络课程开发模式 | 第15-16页 |
| ·成人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17-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步骤 | 第19-21页 |
| 2 成人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 ·远程教育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 ·远程教育本质 | 第21页 |
| ·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 | 第21-22页 |
| ·远程教育课程的特征要素 | 第22-23页 |
| ·相关教与学的理论 | 第23-26页 |
| ·穆尔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 第23页 |
| ·以学为中心的远程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 第25-26页 |
| ·课程开发主要模式 | 第26-28页 |
| ·目标模式 | 第26页 |
| ·过程模式 | 第26-27页 |
| ·情景模式 | 第27-28页 |
| 3 我国成人网络课程开发现状的调研 | 第28-35页 |
| ·调研说明 | 第28页 |
| ·调研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 ·文献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 ·调研结果的思考及建议 | 第33-35页 |
| ·调研结果的思考 | 第33页 |
| ·关于调研结果的几点建议 | 第33-35页 |
| 4 成人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的现状 | 第35-51页 |
| ·研究说明 | 第35页 |
| ·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 第35-38页 |
| ·迈森和古登纳芙的课程开发模式 | 第35-37页 |
| ·课程开发的创作模式 | 第37-38页 |
| ·课程开发的组织模式 | 第38页 |
| ·国内外主要网络课程开发组织模式 | 第38-47页 |
| ·英国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开发模式 | 第38-42页 |
| ·香港公开大学课程开发 | 第42-45页 |
| ·国内网络课程开发模式 | 第45-47页 |
| ·中英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47-51页 |
| ·研究步骤 | 第47页 |
| ·比较分析与思考 | 第47-51页 |
| 5 成人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 | 第51-76页 |
| ·研究说明 | 第51-52页 |
| ·研究步骤 | 第51-52页 |
| ·远程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特征 | 第52页 |
| ·远程教育课程的类型 | 第52-54页 |
| ·时效性上划分 | 第52-53页 |
| ·从媒体性质上分 | 第53页 |
| ·从操作的实时性上分 | 第53-54页 |
| ·远程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 第54-69页 |
| ·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人员组织结构 | 第54-55页 |
| ·课程开发的策略 | 第55-67页 |
| ·课程开发流程 | 第67-69页 |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发 | 第69-76页 |
| ·课程开发的人员组织结构 | 第69页 |
| ·课程开发的策略 | 第69-76页 |
| 6 研究总结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 附录 | 第78-85页 |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