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展物理形象思维能力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8-14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8-11页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第8-9页
     ·培养目标的要求第9-10页
     ·时代的要求第10页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第10-11页
   ·实践依据第11-14页
     ·初中生的生理年龄特点第11页
     ·学生的认知特点第11-12页
     ·物理学科的特点第12-14页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意义第14-21页
   ·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第14-15页
   ·国内此问题现状研究的情况第15-19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第19-21页
第三章 概念界定第21-24页
   ·思维与想象、联想第21-22页
   ·思维与表象第22页
   ·形象思维与物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第22-24页
第四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9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4-26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第24页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第24-26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6-27页
   ·探究学习第27-29页
     ·探究学习的含义和分类第27-29页
第五章 培养模型设计第29-35页
   ·培养假设、对象及方法第29-31页
   ·培养模型设计第31-35页
     ·创设物理情境,丰富学生的表象第32页
     ·观察与实验结合,探究物理知识第32-33页
     ·建立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的形象记忆第33页
     ·启发联想式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第33-34页
     ·两种思维相结合第34-35页
第六章 教学培养实践第35-51页
   ·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第35-36页
   ·教学实施过程第36-46页
     ·物理情境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第36-37页
     ·观察、实验中发展形象思维第37-40页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第40-42页
     ·概念、规律、过程的形象表达第42-44页
     ·在物理想象中发展形象思维第44-46页
     ·开放实验窒,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机会第46页
   ·发展形象思维及两种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效果第46-51页
第七章 实验研究结果分析第51-62页
   ·实验组测试基本情况第51-53页
   ·对照组测试基本情况第53-55页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55-59页
   ·显著性分析第59-60页
   ·建议第60页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60-62页
参考资料第62-65页
附录第65-75页
 附录1.形象思维能力测量前测试题第65-67页
 附录2.形象思维能力测量后测试题第67-69页
 附录3.形象思维能力测量试卷评分标准第69-70页
 附录4.前测与后测各题得分一览第70-71页
 附录5.实验组(2班)形象思维能力前测与后测AL值第71-73页
 附录6.对照组(1班)形象思维能力前测与后测AL值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税收因素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课程与课外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